2025年10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环球法治
8 6/8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田纳西州爆炸暴露美高危工业监管漏洞
· 世卫组织点名印度产三款口服液存安全风险
· 美单边行动冲击国际海洋法体系
· 阿根廷政府将对《刑法》大幅修改
· 巴西众议院通过临时迁都贝伦法案
· 日本拟设大学本硕“五年一贯制”

美单边行动冲击国际海洋法体系

( 2025-10-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刘芳彤

  2025年4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加速国际海域深海矿产勘探与商业开采许可证的审查和颁发。金属公司随即绕过国际海底管理局,向美国监管机构提交开采申请,准备成为全球首家商业化海底采矿公司。金属公司计划展开多金属结核开采作业的国际水域,主要位于夏威夷与墨西哥之间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顿断裂带,该区域的海底覆盖着土豆大小的结核,其中含有大量锰,以及少量镍、钴和铜,这些金属在发展军事装备、电子设备等产业中用途广泛。
  在深海资源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与生态系统脆弱性加剧的双重背景下,美国此举不仅公然冲击了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核心的国际海洋法规则体系,引发国际社会对深海生态保护的担忧,更暴露出美国“规则霸权”与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之间的深刻矛盾。
国际海底制度有普遍拘束力
  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并形成成熟规则体系。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1994年《执行协定》建立的国际海底管理制度,通过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有效运作,为170个公约缔约国和153个执行协定缔约方所遵循。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禁止任何国家对深海区域主张主权,由全人类共享开发收益,通过国际海底管理局统一管理资源开发。除美国外,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从国际法视角看,国际海底区域制度中的核心规则已通过习惯法地位、强行法属性及客观制度特征形成普遍效力,对非缔约国亦具拘束力。这些规则旨在维护全球海洋公益,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确保深海资源真正造福全人类,实现代际公平与生态平衡的双重目标。
  目前,国际海底管理局正稳步开展《采矿规章》的起草、谈判工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海底管理局均明确表示,在各国就如何规范海底采矿达成共识之前,不应批准任何开采申请。美国此次通过国内法审批国际水域采矿许可,本质上是将本国意志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暴露出其在全球治理中的霸权逻辑。
美单边行动凸显“规则霸权”
  在海底采矿问题上,美国再次上演了一贯的“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双重标准。1970年联合国大会无反对票通过蕴含“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意旨的《国际法原则宣言》时,美国亦投下了赞成票。1980年,美国曾颁布国内法《深海底硬矿物资源法》,明确支持宣布深海底矿产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联大第2749号决议。这表明美国虽然未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业已通过国内法对“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表达了法律上的确信。在2025年7月举行的国际海底管理局年度会议上,以观察员身份参会的美方代表公然强调,美国作为非缔约国不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约束。当自身利益需要时,便抛弃公认的国际制度,转而推行单边主义。美国如今推动其国内企业单方面申请国际海底资源勘探与开采许可的行为,违背其早先对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承认,违反了国际法上的“禁反言”原则。
  美国在国际海洋治理中的“双重标准”做派早已令国际社会不齿。一方面,美国长期拒绝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从未停止对海洋利益的觊觎。美国享受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权利,持续主张“航行自由”等海洋利益,并宣布了超过156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另一方面,美国在公然宣称不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义务约束的同时,要求缔约国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甚至指责其他国家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长期以来,美国既拒绝加入国际公约,又想享受规则框架内的利益,如今,美国不满足于此,希图开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内所禁止的单边采矿行为以攫取私利。
深海治理亟待多边合作秩序
  国际海底区域作为全球公域,其治理规则的统一性是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前提。国际海底区域蕴藏的多金属结核等资源,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但开发活动必须在统一规则框架下进行,美国这种基于国家利益解释国际法、绕过或忽视国际法的“规则霸权”行径,严重侵蚀国际法治基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在国际海洋法治理领域不守信用、出尔反尔,引发国际舆论广泛批评与担忧。据悉,国际海底管理局开启了对金属公司是否遵守国际法义务的调查,金属公司的部分国际合作伙伴已因法律风险产生动摇,荷兰议会则要求政府针对美企采矿采取法律行动。
  深海生态环境脆弱敏感,深海采矿的环境影响尚未完全明确,仓促开采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当前,国际海底管理局正加快完善《开采规章》,这种多边合作模式是实现资源公平分配与可持续利用的唯一可行路径。美国的单边行动若持续下去,不仅会引发更多法律争议和资源争夺,更将迟滞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破坏统一治理规则的代价,终将由全人类共同承担。
  (作者系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