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军事广角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司法救助+”解决军人军属急难愁盼
· 法规学习促进法治和谐军营建设
· “像孙占元一样战斗”
· 组织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活动
· 军民同心荣光共铸
· 加速提升一体化联合保障能力

军民同心荣光共铸
南京双拥文化馆试开放

( 2025-10-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军事广角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张永祥 练红宁

  10月1日,位于江苏南京国防园内的南京双拥文化馆试开放,甫一开门就迎来众多参观者。
  南京双拥文化馆展陈面积约2500平方米,主题为“军民同心荣光共铸”,分为浴血奋战鱼水情深、奋发图强休戚与共、勇立潮头军民同心、踔厉前行强国强军四个篇章,采取图文、实物、影像、AI复原等多元手段,讲述发生在南京的双拥故事,生动呈现“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篇章和军政军民团结的恢宏画卷。试开放当天,有上千人次前来参观。
  年近70岁的陆衔和是南京人,曾两度在第一代“南京舰”上工作。今年4月,他和战友们一同登上新南京舰。在南京双拥文化馆里,走近巨大的老南京舰模型,他感慨万千,现场给大家讲起当年战风斗浪闯大洋的故事。问及参观感受,陆衔和说:“南京双拥有历史有故事有文化,参观图物、聆听讲解,倍感温暖。”
  新四军老战士孙海云的女儿孙晓霞,在试开放当天专门过来聆听父亲写的《石臼渔歌》。她说,每当听到这首歌,仿佛跟随父亲重返抗日战场。这首歌唱出了军民团结、一致抗敌的情怀。
  热心拥军的江苏女楹联家魏艳鸣有多年军旅生涯,转业后多次组织开展楹联文化拥军等活动。她表示,以后要把楹联文化拥军做得更加深入,让更多军人军属感受双拥文化的影响力。在现场,她以“双拥”二字撰联一副:双翼抟风腾国梦,拥军聚力暖兵心。
  退役军人、南京市江北新区六甲社区党总支书记黄书余带着一项特殊使命一大早就赶来。他代表知名烈士孟祥斌的遗孀叶庆华和大学生志愿者,将十幅杨太平抗洪事迹插画电子版赠给南京双拥文化馆。近年来,他积极打造英雄文化,修缮杨太平烈士纪念碑亭(太平亭)、设立杨太平抗洪事迹陈列展,使其成为新的红色文化资源点。
  据南京双拥文化馆负责人、南京市石头城遗址管理处(南京国防园)副主任张莉介绍,南京双拥文化馆不仅是南京军民鱼水情深的写照,而且是江苏省双拥工作走在前列的缩影。南京市的双拥工作务实创新,创造了许多被全国各地效仿的经验做法和文化品牌,今年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江苏省南京警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双拥文化馆是继地铁5号线双拥线开通后,南京市又一双拥文化展示窗口,与地铁4号线国防教育主题车站、公交25路双拥线、电车“双拥号”、双拥周刊及版面展等组成“南京双拥文化矩阵”,成为提升国防意识,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阵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