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案件办理期限嵌入“法治闹钟”
· “一站式”办案 闭环式保障
· 乌海公安全程护航秋收确保颗粒归仓
· 图片新闻
· 织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护网
· 临泽法院推进民事诉讼示范文本应用
· 新乡税务推广应用涉税专业服务信用码

案件办理期限嵌入“法治闹钟”
河南济源公安规范执法提升办案质效

( 2025-10-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齐新颜
  
  在河南省济源市公安局占地4800平方米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内,电子笔录系统同步生成法律文书,远程提讯室实现“云端办案”……10月9日,该局沁园派出所所长任亮指着刚办结的赌博案卷宗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现在办案时效提升了40%。”
  截至目前,济源市公安局四度捧回“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奖牌,连续10年保持行政诉讼零败诉、刑事判决无罪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三零”纪录。济源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牛少伟说:“我们把规范执法要求贯穿到每起案件、每个环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项执法活动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制度创新织密规范“天网”
  “叮咚——”9月25日早上8点,济源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酒彩红的电脑屏幕上亮起红色预警:济水派出所办理的张某盗窃案即将超期。她第一时间拨通电话提醒办案单位。
  在济源公安系统,每个案件办理期限都嵌入了“法治闹钟”,每个执法环节都套上了“制度枷锁”。
  “1+3+N”审查核查制度体系是济源公安法治建设的“四梁八柱”。“1”是以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为核心,“3”是配套规范性文件管理、合法性审核、风险性评估三项基础制度,“N”是同步在公安局设立公职律师办公室,聘请法官、检察官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多元协同法律顾问团,为重大决策和疑难案件提供专业支持。
  过去办案靠经验,如今标准在指尖。翻开《济源公安常见警情处置指引》,15类执法场景的“教科书式”操作流程跃然纸上:从醉酒闹事到群体性事件,从网络犯罪到跨境赌博,每项指引都标注着法律依据、处置要点和风险预警。
  在济源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的执法档案里,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全局各基层所队执法质量考评优秀率从2019年的68%提升至2024年的93%,受立案环节信访举报及督察投诉分别下降60%、35.8%,保持执法安全零事故,执法投诉零发生。
数字赋能打造透明“橱窗”
  在济源市公安局“情指行”一体化指挥大厅,巨型屏幕实时跳动着全市警情动态,能清晰看到所有自接警、110警情统一入口。值班民警介绍说:“我们打通了110接处警与执法办案系统,实现从接警到移送起诉的全流程可视化监管。”
  记者在现场看到,4G实时图传执法记录仪将一线场景同步至监督中心,民警可在线指导取证程序;交警执勤点的LED大屏上循环播放事故3D模拟动画,“处罚+教育”的说理式执法让群众心服口服。
  科技赋能实现跨部门协同机制的突破。济源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段丽娜轻点鼠标说:“过去要跑两三天的流程,现在3分钟搞定。”目前,济源市公检法数据平台实现共享,协同办案比例增长至98.6%,平均每个案件节省48小时。
监督服务构建质效“闭环”
  一起涉及80余人的涉税案,面对嫌疑人的抗辩,法制支队民警随警作战,将法律服务嵌入侦查、取证、羁押全流程,最终成功追缴税款9000余万元。
  这起案件折射出济源公安“全流程监督”的转型:从“事后纠错”到“全程护航”。济源公安通过智慧法制一体化平台,警情处置、受案立案、涉案财物等六大环节实现智能预警,执法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每个环节。
  在推进阳光警务过程中,济源公安以民意感知为切入点,坚持“信访+法制+督察”三位一体机制,配合行政执法公示、双随机一公开、全过程记录及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的落地,让初信初访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信访投诉量逐年下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