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本报讯 记者黄洁 见习记者柳源远 9月20日,由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主办的新型对赌协议司法裁判规则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针对近期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一些新型的、与股价挂钩的投资对赌协议展开深入探讨,来自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司法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的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陈甦认为,从合同理性角度看,一份合同是否具备履行可能性,是判断其效力的关键依据。与普通的公司业绩对赌或上市对赌不同,股价挂钩型对赌协议能否达成合同目的,主要受宏观经济、市场情绪、行业发展乃至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影响,不是公司实控人和管理层通过努力经营就能实现的。因此,该类对赌协议本质上类似于非理性的“赌博协议”,法律应明确区分具备履行可能性的协议与完全依赖运气、纯赌博式的协议,前者受法律保护,后者应认定无效。 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东表示,股票市值挂钩型对赌协议可能诱发股价操纵、引发道德风险、破坏证券市场公正定价机制,违背股东平等原则、证券市场公序良俗,危害公共利益。当前对赌协议监管存在上市后持续监管不足、司法与监管衔接不畅等问题,若对此类股价挂钩型对赌协议的监管长期缺位,任由其在资本市场中肆意蔓延、引发市场竞相效仿,或将导致风险溢流、衍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
|
新型对赌协议司法裁判规则研讨会举行
|
|
|
|
( 2025-09-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本报讯 记者黄洁 见习记者柳源远 9月20日,由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主办的新型对赌协议司法裁判规则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针对近期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一些新型的、与股价挂钩的投资对赌协议展开深入探讨,来自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司法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的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陈甦认为,从合同理性角度看,一份合同是否具备履行可能性,是判断其效力的关键依据。与普通的公司业绩对赌或上市对赌不同,股价挂钩型对赌协议能否达成合同目的,主要受宏观经济、市场情绪、行业发展乃至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影响,不是公司实控人和管理层通过努力经营就能实现的。因此,该类对赌协议本质上类似于非理性的“赌博协议”,法律应明确区分具备履行可能性的协议与完全依赖运气、纯赌博式的协议,前者受法律保护,后者应认定无效。 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东表示,股票市值挂钩型对赌协议可能诱发股价操纵、引发道德风险、破坏证券市场公正定价机制,违背股东平等原则、证券市场公序良俗,危害公共利益。当前对赌协议监管存在上市后持续监管不足、司法与监管衔接不畅等问题,若对此类股价挂钩型对赌协议的监管长期缺位,任由其在资本市场中肆意蔓延、引发市场竞相效仿,或将导致风险溢流、衍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