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本报讯 记者张驰 范瑞恒 9月20日,天津市法学会法律史学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传统法文化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43所高校、科研机构的94名专家学者及实务部门的法律工作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历史源流、天津红色法治文化的阐释与发扬等主题进行研讨。 在主旨报告环节,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何勤华以董必武的法律思想为题,分享了他对董必武的个人经历及其法律思想的研究成果;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健系统梳理了天津近代法学教育的发展轨迹,展现了天津及河北等地法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志松则以乡约为切入点探讨古代基层治理样态,揭示了传统乡约作为民间规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在分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分别围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历史源流”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大一统国家治理理念”等主题进行了分享。此次研讨会,既展现了天津法律史研究的专业性,又体现了国内法律史研究的前瞻性。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国内学者对中国红色法治文化的深度挖掘,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与成果产出的系统性,为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生动的参考样本。 天津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张劲枫,天津市法学会法律史学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孟祥群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
|
“传统法文化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学术研讨会举行
|
|
|
|
( 2025-09-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本报讯 记者张驰 范瑞恒 9月20日,天津市法学会法律史学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传统法文化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43所高校、科研机构的94名专家学者及实务部门的法律工作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历史源流、天津红色法治文化的阐释与发扬等主题进行研讨。 在主旨报告环节,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何勤华以董必武的法律思想为题,分享了他对董必武的个人经历及其法律思想的研究成果;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健系统梳理了天津近代法学教育的发展轨迹,展现了天津及河北等地法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志松则以乡约为切入点探讨古代基层治理样态,揭示了传统乡约作为民间规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在分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分别围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历史源流”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大一统国家治理理念”等主题进行了分享。此次研讨会,既展现了天津法律史研究的专业性,又体现了国内法律史研究的前瞻性。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国内学者对中国红色法治文化的深度挖掘,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与成果产出的系统性,为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生动的参考样本。 天津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张劲枫,天津市法学会法律史学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孟祥群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