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马利民 □ 本报通讯员 余长洋
“真没想到,以前那个小赵现在成了正能量网红!”近日,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某农业合作社旁,年轻小伙小赵正向直播间的观众热情推介着家乡水果,直播间外,乡亲们的夸赞声不绝于耳。几个月前,小赵还曾因行为失当被公安机关批评教育,在恩阳公安与多部门的联合帮扶下,他转型为“三农”主播,迎来人生转变。 小赵的变化是恩阳公安为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推行“基层微危治”的有益成果。所谓“基层微危治”,就是聚焦基层微小隐患和风险,形成疏导“小焦虑”、稳处“小警情”、整治“小隐患”、调解“小纠纷”、解决“小诉求”、快办“小案件”的治理经验,实现隐患就近就快就好处置,从而绘就一幅充满温情的乡村平安新图景。 “家门口有了警务政务中心,晚上跳舞踏实多了!”尹家镇村民王芳欣喜地说。因“撤乡并镇”的推进,恩阳区尹家镇等辖区不单设派出所,而是隶属花丛镇派出所管辖。由于人口众多、多民族杂居,治理难题突出。“接警距离远、响应速度慢,成为基层治理的堵点。”花丛镇派出所所长刘洋坦言。 为此,恩阳公安着力改革农村警务机制,创新推出“党政主导、属地主责、公安主动、社会参与”模式,在尹家、兴隆等未设派出所的乡镇设立警务中心,派驻12名民辅警扎根一线,建立起“党政领导+片区警长+政法部门下沉人员+镇工作人员”于一体的多元力量体系,共同推进“基层微危治”,力求就近就快就好服务群众。 针对山区群众办事不便的难题,恩阳公安还推出“背包警务”,“背包”不仅装着村民的家长里短,也见证着警务工作的细腻温暖。 “群众有了矛盾,就相信穿警服的。”尹家镇辅警鲜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说,村民老陈玩手机时,被一条“中奖信息”链接迷惑,忙着要去银行转账“解冻”,家人和亲戚朋友纷纷劝说无效。鲜江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通过给他举案例、看反诈视频等,老陈终于茅塞顿开,避免了损失。 截至目前,恩阳区各点位警务中心会同当地相关部门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千余起,一些可能激化为“大麻烦”的纠纷隐患得到有效化解,警民鱼水情正是在这无数个暖心出警的瞬间建立起来的。 “以前每星期至少出警三四次,现在有了警务中心,平均每月也就五六起。”谈起警务中心带来的变化,恩阳区关公镇警务中心辅警徐润泽感受颇深地说,“多数时候村民的纠纷就是赌一口气,看到公安出警,很快就能平息。” 警情减少的背后,是“人防+技防+物防”三级防控网的有力支撑,更是民辅警无数次叮嘱劝说的温情付出:徐润泽和同事杨绍平自创“坝坝会”工作法,通过定期召集村民讲政策、普法规、反电诈,以及开展昼夜巡逻排查隐患、确定重点关照对象等,确保乡村平安;民警赵海在“坝坝会”上搜集到群众意见后迅速反馈,及时化解村民出行难题;尹家镇刘老太摔伤后子女不在身边,辅警闫晨阳立即将其送医…… 自恩阳公安推行“基层微危治”以来,“民转刑”案件“零发生”。恩阳公安连续5年位居巴中市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排行榜首位,2022年、2025年两次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
|
巴中恩阳公安“基层微危治”织就乡村平安网
|
|
|
|
( 2025-09-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马利民 □ 本报通讯员 余长洋
“真没想到,以前那个小赵现在成了正能量网红!”近日,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某农业合作社旁,年轻小伙小赵正向直播间的观众热情推介着家乡水果,直播间外,乡亲们的夸赞声不绝于耳。几个月前,小赵还曾因行为失当被公安机关批评教育,在恩阳公安与多部门的联合帮扶下,他转型为“三农”主播,迎来人生转变。 小赵的变化是恩阳公安为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推行“基层微危治”的有益成果。所谓“基层微危治”,就是聚焦基层微小隐患和风险,形成疏导“小焦虑”、稳处“小警情”、整治“小隐患”、调解“小纠纷”、解决“小诉求”、快办“小案件”的治理经验,实现隐患就近就快就好处置,从而绘就一幅充满温情的乡村平安新图景。 “家门口有了警务政务中心,晚上跳舞踏实多了!”尹家镇村民王芳欣喜地说。因“撤乡并镇”的推进,恩阳区尹家镇等辖区不单设派出所,而是隶属花丛镇派出所管辖。由于人口众多、多民族杂居,治理难题突出。“接警距离远、响应速度慢,成为基层治理的堵点。”花丛镇派出所所长刘洋坦言。 为此,恩阳公安着力改革农村警务机制,创新推出“党政主导、属地主责、公安主动、社会参与”模式,在尹家、兴隆等未设派出所的乡镇设立警务中心,派驻12名民辅警扎根一线,建立起“党政领导+片区警长+政法部门下沉人员+镇工作人员”于一体的多元力量体系,共同推进“基层微危治”,力求就近就快就好服务群众。 针对山区群众办事不便的难题,恩阳公安还推出“背包警务”,“背包”不仅装着村民的家长里短,也见证着警务工作的细腻温暖。 “群众有了矛盾,就相信穿警服的。”尹家镇辅警鲜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说,村民老陈玩手机时,被一条“中奖信息”链接迷惑,忙着要去银行转账“解冻”,家人和亲戚朋友纷纷劝说无效。鲜江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通过给他举案例、看反诈视频等,老陈终于茅塞顿开,避免了损失。 截至目前,恩阳区各点位警务中心会同当地相关部门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千余起,一些可能激化为“大麻烦”的纠纷隐患得到有效化解,警民鱼水情正是在这无数个暖心出警的瞬间建立起来的。 “以前每星期至少出警三四次,现在有了警务中心,平均每月也就五六起。”谈起警务中心带来的变化,恩阳区关公镇警务中心辅警徐润泽感受颇深地说,“多数时候村民的纠纷就是赌一口气,看到公安出警,很快就能平息。” 警情减少的背后,是“人防+技防+物防”三级防控网的有力支撑,更是民辅警无数次叮嘱劝说的温情付出:徐润泽和同事杨绍平自创“坝坝会”工作法,通过定期召集村民讲政策、普法规、反电诈,以及开展昼夜巡逻排查隐患、确定重点关照对象等,确保乡村平安;民警赵海在“坝坝会”上搜集到群众意见后迅速反馈,及时化解村民出行难题;尹家镇刘老太摔伤后子女不在身边,辅警闫晨阳立即将其送医…… 自恩阳公安推行“基层微危治”以来,“民转刑”案件“零发生”。恩阳公安连续5年位居巴中市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排行榜首位,2022年、2025年两次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