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周孝清 □ 本报通讯员 张非凡 徐小雪 “水变清了,在湖边散步心情也舒畅了。”近日,江西省抚州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检察官来到市人民公园西湖回访,在西湖沿岸生活了30多年的市民王大爷欣喜地讲述着西湖水质的变化。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碧波荡漾的湖面映入眼帘,阳光照射下,宛如一块绿色翡翠镶嵌在树林之中…… 2024年9月,抚州市检察院派员到西湖现场查看,发现周边有排污管道接入湖中,对水质造成破坏。 排污源头治理是西湖水质治理的重中之重。2024年10月,抚州市检察院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全面清查污染源,并采取截污等相应手段,防止污水或其他污染物进入西湖,同时加强西湖及其周边的日常巡查检查。 为进一步推动整改,做好“水文章”守护一湖碧水,2024年12月,抚州市检察院召集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益心为公”志愿者、高校教师代表、社区居委会负责人等召开西湖水质治理工作推进会,确立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整改目标,并明确要强化多方协作,充分发挥水环境治理专家等“外脑”作用。 相关单位积极履职,对西湖及连通渠进行清淤,对湖底170余亩土地进行石灰消杀;对西湖9个排口情况溯源排查,开展截污整治,对相关排污管道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茶卡盐湖抚州分湖”“翡翠湖”……不久前,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西湖悄然走红,成了水清岸绿的打卡“地标”,不少市民来此拍照,并通过网络进行分享。点开评论区,网友纷纷表示被“圈粉”——“太美了,真的很出片。”“以前湖水看不见底,现在这么清澈。”“老家还有这种美景,有空一定要回家看看。” 看到西湖越来越“出圈”,如何让西湖的“流量”变成“留量”?“治”是基础,“护”是关键,在检察机关推动下,相关单位开展一系列生态修复工作,在重点区域种植太空一号莲花,投放鲢鱼等约17000尾,用于净化水质,构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赣江流域、抚河流域水环境系统保护治理,抚州市检察机关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监督活动,发挥“检察公益诉讼+水文技术支持”协作机制作用,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实地勘察,对91个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排污口开展现场采样。针对检测情况,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磋商等方式推动相关单位依法履职。

|
|
昔日污染地变身打卡地标
|
抚州检察高质效履职守护一湖碧水
|
|
|
( 2025-09-1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周孝清 □ 本报通讯员 张非凡 徐小雪 “水变清了,在湖边散步心情也舒畅了。”近日,江西省抚州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检察官来到市人民公园西湖回访,在西湖沿岸生活了30多年的市民王大爷欣喜地讲述着西湖水质的变化。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碧波荡漾的湖面映入眼帘,阳光照射下,宛如一块绿色翡翠镶嵌在树林之中…… 2024年9月,抚州市检察院派员到西湖现场查看,发现周边有排污管道接入湖中,对水质造成破坏。 排污源头治理是西湖水质治理的重中之重。2024年10月,抚州市检察院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全面清查污染源,并采取截污等相应手段,防止污水或其他污染物进入西湖,同时加强西湖及其周边的日常巡查检查。 为进一步推动整改,做好“水文章”守护一湖碧水,2024年12月,抚州市检察院召集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益心为公”志愿者、高校教师代表、社区居委会负责人等召开西湖水质治理工作推进会,确立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整改目标,并明确要强化多方协作,充分发挥水环境治理专家等“外脑”作用。 相关单位积极履职,对西湖及连通渠进行清淤,对湖底170余亩土地进行石灰消杀;对西湖9个排口情况溯源排查,开展截污整治,对相关排污管道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茶卡盐湖抚州分湖”“翡翠湖”……不久前,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西湖悄然走红,成了水清岸绿的打卡“地标”,不少市民来此拍照,并通过网络进行分享。点开评论区,网友纷纷表示被“圈粉”——“太美了,真的很出片。”“以前湖水看不见底,现在这么清澈。”“老家还有这种美景,有空一定要回家看看。” 看到西湖越来越“出圈”,如何让西湖的“流量”变成“留量”?“治”是基础,“护”是关键,在检察机关推动下,相关单位开展一系列生态修复工作,在重点区域种植太空一号莲花,投放鲢鱼等约17000尾,用于净化水质,构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赣江流域、抚河流域水环境系统保护治理,抚州市检察机关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监督活动,发挥“检察公益诉讼+水文技术支持”协作机制作用,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实地勘察,对91个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排污口开展现场采样。针对检测情况,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磋商等方式推动相关单位依法履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