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王 春 □ 本报通讯员 何蓉娜
暑假里,不少学生需办理各类证件,照片是必备材料。在公安窗口就能拍摄符合要求的照片,还能直接打印。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推行的“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服务,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我们围绕一张证件照持续改革,用法治化、数字化、标准化手段固化政务服务模式,不仅让群众告别反复拍照的烦恼,更将实践经验升华为囊括137项标准的体系,为全国数字行政改革和‘高效办成一件事’贡献了‘嘉兴样板’。”嘉兴市公安局法制支队负责人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 据了解,2021年启动的证件照“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源于想要解决群众“费时费钱又费力”的痛点。海宁公安率先在户籍、出入境、交管三大警种间,通过“统一照相设备、统一数据库”,实现拍一次照片办三类证件。 “我要申办教育部门的业务,为啥引导我来公安拍照窗口?上传电子档肖像,我个人信息会不会泄露?”在南湖区政务服务中心,从江苏盐城市来旅游的张先生颇有疑虑。 “请放心,嘉兴市公安局、市数据局牵头制定了《证件照“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标准体系》,工作人员完全依据标准体系内的137项标准规范操作。”“浙里拍照”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张先生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连声夸赞:“嘉兴政务服务高效、便捷、标准;嘉兴民警素质过硬,服务规范。” 面对十几个政府部门、201个涉照片事项、年均超50万次的重复拍摄需求,嘉兴市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由公安、数据部门牵头,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教育等19个涉照部门共商共治。经统筹协调,公安部门牵头开发,探索制定了证件照服务地方标准,在市、县、镇三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开设“浙里拍照”专区,免费为市民提供拍摄、下载、打印服务,“一站式”满足各部门、各场景的证件照需求,让群众切实体验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的便利。 据悉,“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全省现场推进会2023年在海宁召开,海宁市公安局研发的“证件照小助手”创新应用荣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一等奖,这项改革还纳入了2024年度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 嘉兴市公安局法制支队负责人介绍,嘉兴“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的“后半篇文章”,越写越见深度,越显温度—— 窗口变少,体验感提升。过去,因后台系统不同,秀洲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按治安、交管、出入境等警种,分设12个窗口,办事队伍长短不均。推行无差别服务后,对政务服务办理流程进行了简化、优化、协调与统筹。如今公安业务量未减,窗口却精简至5个,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办事简单,在“嘉”更安心。海宁持续推出的“一证通联”“免证通办”等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办件服务效率提升,实现新市民同城资源共享,新市民数量连续多年居嘉兴首位。规上企业3年以上熟练技工等高素质劳动者队伍零外溢,惠及企业1710家。 开支节省,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嘉兴公安秉持“利旧”原则,编制《证件照集成采集点建设指引》等7项内部标准,深度融合证件照改革创新与数字行政,实现“系统功能向上拓展,软件兼容向下延伸”。身份证电子证件照应用探索取得初步成果,实现部分证件由“纸质贴”向“电子档”转变,将证件文本打印与人像照片打印整合为一次性输出新证,换领驾驶证人均办证成本节约30元。在嘉兴,群众拍一次照,就可在201个场景中应用,已累计为群众节省费用7000多万元,有效助力惠民生、促共富。

|
嘉兴公安推行“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
|
137项标准终结证件照反复拍烦恼
|
|
|
|
( 2025-08-1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王 春 □ 本报通讯员 何蓉娜
暑假里,不少学生需办理各类证件,照片是必备材料。在公安窗口就能拍摄符合要求的照片,还能直接打印。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推行的“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服务,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我们围绕一张证件照持续改革,用法治化、数字化、标准化手段固化政务服务模式,不仅让群众告别反复拍照的烦恼,更将实践经验升华为囊括137项标准的体系,为全国数字行政改革和‘高效办成一件事’贡献了‘嘉兴样板’。”嘉兴市公安局法制支队负责人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 据了解,2021年启动的证件照“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源于想要解决群众“费时费钱又费力”的痛点。海宁公安率先在户籍、出入境、交管三大警种间,通过“统一照相设备、统一数据库”,实现拍一次照片办三类证件。 “我要申办教育部门的业务,为啥引导我来公安拍照窗口?上传电子档肖像,我个人信息会不会泄露?”在南湖区政务服务中心,从江苏盐城市来旅游的张先生颇有疑虑。 “请放心,嘉兴市公安局、市数据局牵头制定了《证件照“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标准体系》,工作人员完全依据标准体系内的137项标准规范操作。”“浙里拍照”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张先生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连声夸赞:“嘉兴政务服务高效、便捷、标准;嘉兴民警素质过硬,服务规范。” 面对十几个政府部门、201个涉照片事项、年均超50万次的重复拍摄需求,嘉兴市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由公安、数据部门牵头,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教育等19个涉照部门共商共治。经统筹协调,公安部门牵头开发,探索制定了证件照服务地方标准,在市、县、镇三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开设“浙里拍照”专区,免费为市民提供拍摄、下载、打印服务,“一站式”满足各部门、各场景的证件照需求,让群众切实体验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的便利。 据悉,“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全省现场推进会2023年在海宁召开,海宁市公安局研发的“证件照小助手”创新应用荣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一等奖,这项改革还纳入了2024年度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 嘉兴市公安局法制支队负责人介绍,嘉兴“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的“后半篇文章”,越写越见深度,越显温度—— 窗口变少,体验感提升。过去,因后台系统不同,秀洲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按治安、交管、出入境等警种,分设12个窗口,办事队伍长短不均。推行无差别服务后,对政务服务办理流程进行了简化、优化、协调与统筹。如今公安业务量未减,窗口却精简至5个,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办事简单,在“嘉”更安心。海宁持续推出的“一证通联”“免证通办”等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办件服务效率提升,实现新市民同城资源共享,新市民数量连续多年居嘉兴首位。规上企业3年以上熟练技工等高素质劳动者队伍零外溢,惠及企业1710家。 开支节省,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嘉兴公安秉持“利旧”原则,编制《证件照集成采集点建设指引》等7项内部标准,深度融合证件照改革创新与数字行政,实现“系统功能向上拓展,软件兼容向下延伸”。身份证电子证件照应用探索取得初步成果,实现部分证件由“纸质贴”向“电子档”转变,将证件文本打印与人像照片打印整合为一次性输出新证,换领驾驶证人均办证成本节约30元。在嘉兴,群众拍一次照,就可在201个场景中应用,已累计为群众节省费用7000多万元,有效助力惠民生、促共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