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韩 宇 □ 本报通讯员 张文涛 苏伟航
近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停机坪,从美国洛杉矶飞来的CA8442次货运航班平稳降落,飞机引擎卷起肉眼可见的扭曲热浪。民警高铭泽从不足半米宽的货仓通道侧身挤出,整理了一下已经被汗水湿透的警服,长舒一口气。 这是发生在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货运航班查验任务时的一幕。今年夏天,沈阳持续高温,阳光直射加上引擎的炙烤,停机坪和机舱内温度常常超过40摄氏度。为确保往来货机顺畅通关,边检站民警要忍受高温在狭窄的货仓通道中穿行。 近年来,随着国际物流需求井喷式增长,沈阳空港口岸的国际货运航线不断加密,辐射面已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新机遇带来新考题:如何在确保口岸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约企业成本,让巨量物流在国门口岸畅行无阻? 实行“一航一策”,创新推出货运航班专区验放、“零等待”货运通关、一次性办结入出境手续,贴合企业实际需求“量体裁衣”……沈阳边检站用实际行动交出答卷。 去年10月,沈阳口岸迎来一批特殊“旅客”——8只活体海豚搭乘货机从日本入境。考虑到长时间在狭小空间内高空运输,极有可能给海豚造成恐慌和伤害,沈阳边检站开通绿色通道,为航班提供“零等待”货运通关服务。民警前移服务阵地至停机坪,查验、清舱、监护同步高效展开。舱门开启仅10多分钟,特殊“旅客”们便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转运登车,准备前往位于辽宁抚顺的新家。 别看货运航班出入境人数寥寥无几,看似工作量不大,但汽车零部件、跨境电商小商品、活体牲畜……不同的货物种类,不同的往来国家和地区,都对通关举措有着不同的期待。 今年年初以来,沈阳及周边地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电商小商品出口量从以前的平均每班几百公斤激增到几十吨,超过进口汽车零部件,成为沈阳口岸占比最大的通关商品品类。考虑到企业运营成本、航班落地时间等因素,货机起飞时间多数是凌晨。 “如果货机降落时在国外不是工作时间,就极有可能造成商品的滞留,后续储存和运输都将增加一笔不小的开销。”某物流公司负责人陈明告诉记者。为了让电商小商品享受到通关政策红利,沈阳边检站抽调精干警力组建24小时专检小组,确保货机、专包机随到随检,全天候护航沈阳及周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生命线”安全畅通。 前不久,在一架货机机组人员排队等待入境时,一张华人面孔在一众外国人当中格外显眼。轮到他通关时,他把手中的几本护照全部交给检查员。沈阳边检站值班队长李振钊介绍,他是航空公司的代办徐晓雷,负责外国机组在桃仙国际机场的通联引导工作,递交的护照属于机上几名技术保障人员,稍后他将直接前往出境大厅,为他们办结出境手续。 允许机组“一次办结”入出境手续,是沈阳边检站为简化通关流程,创新推出的一项利企举措。按照传统工作惯例,入出境通关手续原则上应当分别办理,货机需在完成全部维护、装卸工作后,才能向移民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出境手续。为了方便货物装卸,货机大多停靠在方便运输车辆进出的远机位,到边检执勤现场单程时间近20分钟。这就意味着机组完成全部工作后,还要额外花费时间等待返还护照。“一次办结”举措的上线运行,从源头上解决了“无效等待”的问题,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运营成本。 程序的简化并不意味着监管的失位,协调机场、海关等部门对货运航班实施专区验放,是沈阳边检站确保口岸安全的重要抓手。在停机坪划定固定区域作为货运航班查验专区,既方便监护、清舱等流程中的警力部署,又有利于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监管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有效规范了货运航班的通关流程。 据了解,通过配套落实“一次办结”、专区验放、“零等待”货运通关等措施,沈阳边检站助力航空公司与时间赛跑,累计保障600余架次货机高效通关,平均缩短通关时间36%,为驻地企业节约成本超过1000万元。今年5月31日,货机通关“一次办结”等系列服务举措入选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经验,受到驻地企业群众的广泛赞誉。

|
|
沈阳边检站助力空港口岸高质量发展
|
|
|
|
( 2025-08-1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韩 宇 □ 本报通讯员 张文涛 苏伟航
近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停机坪,从美国洛杉矶飞来的CA8442次货运航班平稳降落,飞机引擎卷起肉眼可见的扭曲热浪。民警高铭泽从不足半米宽的货仓通道侧身挤出,整理了一下已经被汗水湿透的警服,长舒一口气。 这是发生在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货运航班查验任务时的一幕。今年夏天,沈阳持续高温,阳光直射加上引擎的炙烤,停机坪和机舱内温度常常超过40摄氏度。为确保往来货机顺畅通关,边检站民警要忍受高温在狭窄的货仓通道中穿行。 近年来,随着国际物流需求井喷式增长,沈阳空港口岸的国际货运航线不断加密,辐射面已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新机遇带来新考题:如何在确保口岸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约企业成本,让巨量物流在国门口岸畅行无阻? 实行“一航一策”,创新推出货运航班专区验放、“零等待”货运通关、一次性办结入出境手续,贴合企业实际需求“量体裁衣”……沈阳边检站用实际行动交出答卷。 去年10月,沈阳口岸迎来一批特殊“旅客”——8只活体海豚搭乘货机从日本入境。考虑到长时间在狭小空间内高空运输,极有可能给海豚造成恐慌和伤害,沈阳边检站开通绿色通道,为航班提供“零等待”货运通关服务。民警前移服务阵地至停机坪,查验、清舱、监护同步高效展开。舱门开启仅10多分钟,特殊“旅客”们便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转运登车,准备前往位于辽宁抚顺的新家。 别看货运航班出入境人数寥寥无几,看似工作量不大,但汽车零部件、跨境电商小商品、活体牲畜……不同的货物种类,不同的往来国家和地区,都对通关举措有着不同的期待。 今年年初以来,沈阳及周边地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电商小商品出口量从以前的平均每班几百公斤激增到几十吨,超过进口汽车零部件,成为沈阳口岸占比最大的通关商品品类。考虑到企业运营成本、航班落地时间等因素,货机起飞时间多数是凌晨。 “如果货机降落时在国外不是工作时间,就极有可能造成商品的滞留,后续储存和运输都将增加一笔不小的开销。”某物流公司负责人陈明告诉记者。为了让电商小商品享受到通关政策红利,沈阳边检站抽调精干警力组建24小时专检小组,确保货机、专包机随到随检,全天候护航沈阳及周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生命线”安全畅通。 前不久,在一架货机机组人员排队等待入境时,一张华人面孔在一众外国人当中格外显眼。轮到他通关时,他把手中的几本护照全部交给检查员。沈阳边检站值班队长李振钊介绍,他是航空公司的代办徐晓雷,负责外国机组在桃仙国际机场的通联引导工作,递交的护照属于机上几名技术保障人员,稍后他将直接前往出境大厅,为他们办结出境手续。 允许机组“一次办结”入出境手续,是沈阳边检站为简化通关流程,创新推出的一项利企举措。按照传统工作惯例,入出境通关手续原则上应当分别办理,货机需在完成全部维护、装卸工作后,才能向移民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出境手续。为了方便货物装卸,货机大多停靠在方便运输车辆进出的远机位,到边检执勤现场单程时间近20分钟。这就意味着机组完成全部工作后,还要额外花费时间等待返还护照。“一次办结”举措的上线运行,从源头上解决了“无效等待”的问题,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运营成本。 程序的简化并不意味着监管的失位,协调机场、海关等部门对货运航班实施专区验放,是沈阳边检站确保口岸安全的重要抓手。在停机坪划定固定区域作为货运航班查验专区,既方便监护、清舱等流程中的警力部署,又有利于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监管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有效规范了货运航班的通关流程。 据了解,通过配套落实“一次办结”、专区验放、“零等待”货运通关等措施,沈阳边检站助力航空公司与时间赛跑,累计保障600余架次货机高效通关,平均缩短通关时间36%,为驻地企业节约成本超过1000万元。今年5月31日,货机通关“一次办结”等系列服务举措入选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经验,受到驻地企业群众的广泛赞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