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调研
9 4/9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着力推进民政法治“四化建设”
· 持续提升司法调研与改革创新能力
· 把好“五对关系”推动法院工作现代化
· 以文化“软实力”铸就检察“硬支撑”

把好“五对关系”推动法院工作现代化

( 2025-08-1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调研
  胡俊涛 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党组书记、代院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做好当前法院工作,必须紧扣“改革”时代主题,准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好政治与法治、一域与全局、公正与效率、守正与创新、严管与厚爱这“五对关系”,以务实举措推动法院工作与时代同频共振。
  一、锚定政治与法治的内在统一
  法治从来与政治紧密相连,任何法治形态都蕴含特定政治逻辑,任何法治实践都体现鲜明政治立场。回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旧址的两条标语——“贯彻公正廉明准确的裁判原则”“实行教育感化改造的政策方针”,这既昭示着审判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也诠释了执法办案与政策执行的内在一致性。
  作为党领导下的审判机关,讲政治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实践。一方面要将党的领导贯穿司法全过程,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另一方面要以审判执行为抓手,通过公正处理每一起案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与法治力量,这正是政治优势的生动体现。
  当前,有的法院干警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认真态度和深入思考;有的法官存在“就案办案、机械司法”的现象,缺乏对案件处理的通盘考虑等等。这些现象本质上是“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意识薄弱。须知,审判执行是法院的核心职责,把案子办得明明白白、群众心服口服,就是最直接的讲政治。
  二、统筹一域与全局的协同联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法院工作就像下围棋,若只顾着在自己的小棋盘里落子,迟早会陷入被动。只有眼里装着全局,手里才能下好局部,让“小法院”的工作融入“大发展”的棋局,在党委决策部署的框架内找准定位、精准发力。
  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金融领域风险隐蔽传导,房地产市场风险增加,家庭婚恋、邻里纠纷潜藏民生痛点等等。面对这些复杂局面,必须主动把法院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谋划,将司法职能与大局需求紧密结合,聚焦发展堵点与民生难点,以优质司法服务为地方发展清障护航。
  从法院自身看,案件总量攀升与矛盾化解难度加大构成双重挑战。若延续被动办案模式,必然难以适应新形势。必须坚持党委、政府关注什么,群众期盼什么,法院就重点抓什么。同时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融入党委、政府综合治理大格局,抓前端、治未病,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切实筑牢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把握公正与效率的动态平衡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效率是群众的迫切期盼,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办案既需快速高效,更需精准公正。若为效率牺牲公正,看似结案迅速,实则可能埋下新的矛盾隐患,损害司法公信力;若仅重公正而轻效率,群众合法权益也会因拖延受损。
  办案当如良医问诊,既要查清事实“号准脉”,精准把握案件本质;又要适用法律“开好方”,实现法理与情理统一;更要化解心结“治根本”,通过耐心释法、细致疏导平息矛盾。唯有将公正与效率贯穿立案、审判、执行的每一个环节,融入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纠纷化解的每一个细节,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激活守正与创新的动力源泉
  法院工作既要守住“老规矩”,又要敢闯“新路子”。守正,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刻在骨子里;创新,就是要让司法工作跟上时代脚步,与时俱进破解新情况新问题。
  以赣州法院“寻乌经验”为例,其起源于寻乌,是赣州法院传承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司法实践。通过不断总结、提升、丰富、发展“寻乌经验”,探索出了一条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其生命力就在于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
  实践中需警惕一种倾向,有些工作看着热热闹闹,新点子不少,可没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深层矛盾一点没动。这种徒有其表的“花拳绣腿”,本质是对司法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创新的异化。守正不是墨守成规,创新不是标新立异。关键是要弄明白哪些必须“一成不变”,哪些可以“灵活变通”。要坚持以改革思维破解“案多人少”等难题,用科技手段打通服务群众堵点,让传统经验焕发新生机,让创新举措符合司法规律,方能实现法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五、坚持严管与厚爱的有机融合
  严管与厚爱并非对立关系。严管,让队伍守得住底线;厚爱,让队伍有凝聚力战斗力。二者共同构成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司法队伍的重要支撑。
  “严管即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严管的本质是对干警的负责与保护。法院干警手握司法权力,身处矛盾纠纷化解一线,面临的诱惑与考验更为直接复杂。对干警常态化咬耳扯袖、批评教育,看似严格,实则是防止小错酿成大错的重要保障。从近年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来看,许多问题的发生,既有自身原因,也与日常监督管理缺位相关。
  厚爱绝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法院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干警需要组织的关心。对干警的关心,既要有工作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关怀,更要有成长上的严格要求。如果只讲关爱不讲规矩,“好人主义”盛行,看似是“爱护”,实则是把干警往火坑里推。说到底,厚爱得有原则、有底线。
  因此,平时多些“婆婆嘴”,办案时多些“紧箍咒”,遇到苗头性问题及时“拉一把”,这才是对干警真正的负责。只有把严管的“力度”和厚爱的“温度”结合起来,才能让干警既敬畏权力、守住底线,又敢担当、善作为,真正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处理好这“五对关系”,非一日之功,需时刻用心。唯有以系统思维统筹兼顾,以辩证方法精准把握,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校准偏差、深化实践,方能凝聚推动法院工作现代化的动力源,让公正司法的光芒始终照亮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行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