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案件
13 6/13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托管炒外汇”的传销陷阱吸引90余万人参与
· “老赖”买假军人证件欲逃避限高处罚
· 嫌疑人被骗偷渡后沦为电诈团伙“工具人”
· 跨国交易货物途中损毁赔偿责任怎么算?
· “云平台”将侵权软件上架属帮助侵权
· 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失业保险金
· 一盗版图书“产供销”黑产链条被摧毁
· 直播间内售卖“翻新机”获刑4年
· 男童他人家中坠井身亡业主被判无责
· 业主为泄愤高空抛粪被判处拘役

“老赖”买假军人证件欲逃避限高处罚
北京朝阳检察以大模型助力全链条打击

( 2025-08-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案件
  □ 本报记者 张雪泓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涉军人证件犯罪案件。被告人赵某某因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于2024年4月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为了方便出行,2024年10月,被告人赵某某找到张某某,让其为自己伪造了名为“赵某某”的军官证及名为“刘某”的士官证各一本。后赵某某于2024年10月28日,在首都国际机场使用上述伪造的军人证件通过安检时被当场查获。经认定,上述两本证件系伪造。
  朝阳区检察院经审查后,以被告人赵某某、张某某犯买卖武装部队证件罪起诉至朝阳区人民法院。近日,朝阳区法院以被告人赵某某犯买卖武装部队证件罪,判处其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以被告人张某某犯买卖武装部队证件罪,判处其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
  朝阳区检察院检察官介绍,部分被人民法院裁定限制消费令的“老赖”打起了伪造、买卖军人证件乘坐飞机、高铁以逃避执行限制消费措施的“歪主意”,甚至催生了伪造、买卖军人证件的“黑色产业链”,损害国防利益、军人权益,妨害民事执行环节司法秩序。
  “2021年以来,我院共办理涉及使用虚假的军人证件冒用军人身份实施违法犯罪案件22件,均系为逃避执行法院‘限高令’而伪造、买卖军人证件。为进一步堵塞社会管理漏洞,依法惩治损害军人形象、危害国防利益的涉军违法犯罪,我院构建了涉军人证件犯罪全链条打击治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朝阳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王珏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
  记者采访了解到,朝阳区检察院整合数据资源,将假军人证信息数据与民航、铁路等数据进行比对筛查发现使用假军人证乘坐飞机、高铁线索,助力涉军人证件犯罪全链条打击。检察机关对模型筛查发现的线索进行分类分级精准处置,建立了线索分级评估机制,按照线索可查性分为A、B、C三个等级列入台账动态管理。
  据介绍,目前通过应用该模型,朝阳区检察院已经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军刑事犯罪线索5件,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3件3人,其中1人已获法院有罪判决。同时,朝阳区检察院将拒不执行限制消费裁定的线索移送相关法院依法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