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律服务·解读
8 7/8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法治驱动东坡文化在琼焕发新活力
· 花3621元在餐厅吃饭被禁拍视频,是否合理
· 将“三个善于”的要求落实到个案办理过程中
· 内蒙古电动自行车管理步入法治化新阶段

法治驱动东坡文化在琼焕发新活力
海南首部东坡文化专题地方性法规施行

( 2025-07-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律服务·解读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夏日的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东坡书院载酒亭畔的莲池泛起涟漪。这座始建于北宋绍圣五年的书院,经多次重修扩建,在近千年后依然延续着苏轼讲学传道的文脉。
  随着文旅融合深入发展,东坡文化资源的保护面临新挑战。6月10日,《儋州市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这是海南首部东坡文化专题的地方性法规。《规定》共21条,明确通过三级责任体系、数字赋能、多元投入等创新举措,系统性保护与活化利用东坡文化资源,让东坡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海南自贸港文化建设打造独特的“东坡名片”。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东坡文化是千年古郡儋州的文化名片。公元1097年,年过六旬的苏东坡渡海抵琼,栖身桄榔林中。《琼台纪事录》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海南省委、省政府对东坡文化保护利用工作长期高度重视。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保护和利用好东坡文化”,省领导就挖掘、整理和保护东坡文物资源作出系列批示。
  2023年,海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海南文明岛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行动方案作出了“传承和发展东坡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使其成为展示海南文化的亮丽‘名片’的要求”。
  2024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海南省东坡文化保护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全面推动海南省东坡文化保护利用开发工作,提炼和展示东坡文化,推动东坡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儋州市以东坡文化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建设完成东坡桄榔庵纪念馆,加快推进儋州故城城门修缮工程等基础项目,举办第二届东坡文化旅游大会暨第十四届东坡文化节,成功打造东坡文旅品牌,推动东坡书院5A级景区创建,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东坡文化保护利用工作需要立法赋权,与时代协调发展。”儋州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寻子龙表示,儋州作为东坡文化的传承地,应当依托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制度优势,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进立法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把东坡文化保护利用的新要求、新举措、新经验,通过立法形式加以固定,增强保护利用措施的规范性和约束力。
  2024年3月立法工作启动以来,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聘请立法团队开展实地调研。团队先后走访儋州及周边市县东坡文化遗产地,深入考察东坡文化保护现状;横向研究眉山、惠州、黄冈等11个文化名城的地方立法经验。
  随后,起草组结合调研成果与儋州实际,组织多轮专题研讨,广泛征求政府部门、镇街、专家及基层意见,经7个月的打磨形成《规定》草案,经市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25年5月8日,儋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规定》,同年5月28日经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予以公布施行。
构建完整保护体系
  《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规定》共21条,不分章节,自2025年6月10日起施行。这是儋州市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第三部法规,也是全省首部东坡文化专题内容的法规。
  《规定》开篇明确立法目的,即加强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东坡文化。同时,明确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东坡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传承、利用工作,组织开展与其他东坡文化资源所在地的交流与合作。
  如何精准界定东坡文化资源范畴,确保东坡文化“应保尽保”?《规定》提出,东坡文化资源是指本市与北宋文学家苏轼(苏东坡)相关的,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
  “不仅涵盖书画、碑帖等可移动文物,也包括东坡书院、桄榔庵遗址、东坡井等不可移动文物,还将东坡传说(儋州)、东坡肉烹制技艺、东坡玉糁羹烹制技艺、东坡笠屐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其中,实现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覆盖,构建起完整的东坡文化资源保护体系。”寻子龙说。
  在权责划分上,《规定》形成“市—部门—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多层面保护体系。市人民政府作为主导,将东坡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旅游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对东坡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实施监督管理,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镇政府、办事处落实属地责任,村(居)民委员会予以协助。
  此外,保护措施则形成“规划—名录—安全”三重防线,包括多部门联合编制保护利用规划、建立市级保护名录、制定防范和安全应急预案。
  值得一提的是,《规定》创新建立预防性保护机制,旅游文化主管部门初步确认具有保护价值但尚未列入保护名录的东坡文化资源,应当确定为预先保护对象,采取预先保护措施,并适时增补列入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名录。
  针对核定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东坡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区域,《规定》要求按照依法划定并公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实行分层次保护。
推动东坡文化传承
  在第二十五届海南岛欢乐节闭幕式上,情景歌舞《定风波》通过情景对话和舞蹈的方式对东坡文化作出创新表达,生动展现苏东坡与海南的不解之缘,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推动东坡文化传承,是本次立法的落脚点。《规定》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赠、资助、志愿服务、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建立健全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多元投入机制。
  《规定》提出,符合国家规定开放条件的东坡文化遗址遗迹,依法向社会公众开放。旅游文化、投资促进等主管部门及镇政府、办事处应当鼓励社会资本合理利用东坡文化资源开展以弘扬东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活动。
  在寻子龙看来,《规定》在利用发展上提出诸多创新举措。其中包括,推动打造东坡文化品牌,融合儋州调声等本土特色文化,鼓励开发、推广具有东坡文化主题的文旅融合产品及文创衍生品,支持东坡演艺产业专业化、规模化,推动形成一体化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集群,培育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
  《规定》鼓励东坡文化保护机构运用数字技术搭建展示系统与共享数据库,将遗址遗迹、文物等进行数字化转化,推动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通过构建数字传播矩阵,拓宽文化传播边界,激活文化产业发展新引擎,以数字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实现东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规定》施行后,市旅文局作为本部法规的主要实施单位,将从加强宣传普及、编制专项规划、建立保护体系、推动多维融合、强化实施监督等方面推动《规定》落实。”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郭益华表示。
  郭益华介绍,儋州市旅文局将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提升《规定》的知晓度与认同感。加快编制《东坡文化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全面摸清东坡文化遗址遗迹、文献典籍、民俗技艺等底数,分类编制市级保护名录。支持打造东坡文化主题文旅项目、研学产品、文创IP等。定期巡查东坡文化资源保护责任落实情况,保障《规定》有效执行。
漫画/高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