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检察之力“典”亮美好生活
· 图片新闻
· 巡回审判绽放“善治”之花
· 襄阳强化综治中心作用着力化解矛盾纠纷
·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办案质效
· 2024年上线112个“一件事”集成服务
· 开展民警规范化管理知识竞赛

徐州铜山区:
巡回审判绽放“善治”之花

( 2025-07-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 本报通讯员    刘瑾 李梦瑶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近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将审判庭“搬”到辖区茅村镇大庄村,公开审理一起继承纠纷案件。当地村委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众多村民在现场旁听,以司法之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该案源于姊妹间因不动产份额分配问题引发的长期矛盾,双方分歧较大。考虑到案件典型性及普法教育价值,承办法官孙金龙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将庭审现场“搬”至村内开展巡回审判。庭审中,法官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认真听取双方诉求,细致梳理争议焦点,并充分释法明理。在调解未果后,承办法官依法当庭宣判,确认了各继承人对涉案房屋享有的法定份额,并针对案件情况对当事人进行了现场法治教育。
  庭审结束后,法官团队就地开设“法治微课堂”,围绕村民普遍关心的继承问题,结合民法典相关条款进行了解读。村党总支书记、茅村法庭“特聘庭长”张桂礼感慨:“这种‘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模式,既解决了当前纠纷,更教会我们预防矛盾的方法,效果非常好。”
  铜山法院运用“审理+普法”模式化解基层矛盾已成常态。此前,村民郑某在未征得村委会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在家门口的空地搭建房屋作为猪舍使用,并在四周种起了树木。此举引发多名村民效仿,纷纷在自家门口空地圈地建房、种菜、养殖。
  为有效盘活村内闲置土地,村委会多次与相关村民协商收回占用土地事宜。多数村民按要求归还了土地,但郑某等人却一再拖延,拒绝交还侵占土地。为此,村委会将郑某等四人诉至法院。
  考虑到此类案件在基层群众中易发多发,承办法官汪志敏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采用“巡回审判+现场答疑”的方式,为案件当事人及到场群众定分止争、答疑解惑。经过多轮释法析理和劝说引导,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随后,汪志敏就“土地流转常见法律问题”进行专题讲授,将巡回审判现场变为“全民法治课堂”。
  除组织群众旁听庭审外,铜山法院还通过开设法治讲座、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方式,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今后,铜山法院将继续加大巡回审判力度,让司法服务更加贴近群众,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法治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