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社区
|
|
□ 本报记者 邓君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付予 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前进街道以4.9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11万居民的平安期盼与发展愿景。近年来,前进街道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支点,创新打造“平安会客厅”服务平台,构建起“矛盾化解有温度、风险防控有力度、民生服务有速度”的基层治理“前进模式”。 2024年,前进街道刑事治安警情大幅下降,群体性事件“零发生”,主要产业载体经济指标实现双位数增长,绘就了一幅安全与发展同频共振的和谐画卷。
一站集成 打造解纷新“枢纽” 穿过广州金融城东区的繁华楼宇,前进街道综治中心的蓝白色标识格外醒目。这座55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体,打破传统基层治理的“碎片化”困局:法官工作室、检察官工作室与党群服务、政务办理等12个功能区融为一体,形成“进一扇门、办百家事”的“一站式”服务矩阵,被居民亲切地称为“会客厅”。 “过去闹纠纷要跑司法所、社区居委会,甚至派出所,现在到综治中心‘平安会客厅’,喝杯茶的工夫,啥都能搞定,真是太方便了!”前进街道居民李大爷感慨道。 治理效能的提升,始于体制机制的重构。前进街道打破部门壁垒,推动公检法司等入驻综治中心,将力量“拧成一股绳”。同时,综治中心还建立健全24项工作制度,创新推出“8+8”政法单位进驻机制,确保联动单位及时响应,随叫随到。 今年1月8日,李先生和他的24名工友因被欠薪来到前进街道综治中心寻求帮助。综治中心迅速指定专人负责跟进此事,并立即联动街道司法所、劳动保障部门以及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组建专项调解小组,对欠薪问题展开全面调查,并成功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仅用12天便推动首笔15万元欠薪顺利发放,后续持续跟进,有力督促剩余款项支付到位。 这种“部门围着群众转”的模式,让综治中心真正成为矛盾化解的“终点站”。 三端联动 跑出矛调加速度 在前进街道综治中心的工作墙上,“信归一处、只找一人、每日一研”的十二字工作法格外醒目,这是破解1.9万件民生诉求的“金钥匙”,也是群众诉求办理满意率提升30%的密码。 前进街道综治中心全力推动前端“信归一处”,织密诉求“捕手网”。综合受理窗口化身“城市神经末梢”,整合12345热线、网格上报、前台接访等7类信源,构建“一窗统收、分类派单、全程督办”的智慧中枢。 2024年4月,前进街道一超市周边道路被欠薪工人车辆堵塞,系统接报后10分钟内启动“警情+劳监+司法”联动预案。2小时恢复交通秩序,两天内完成三十余名工人数十万元薪资兑付。这种“多源汇聚、一键响应”的机制,让诉求办理效率提升40%。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群众办事常面临多头对接、流程繁琐的痛点。前进街道直面这一堵点,创新推出中端“只找一人”服务机制,以责任闭环破解群众诉求处理难题,架起沟通“连心桥”。 为确保服务可追踪、可监督,街道制作了首问负责人联系卡,将责任人信息与办理流程清晰标注,让这张小卡片成为群众手中的“安心卡”。居民只需拨打一个电话,就能随时了解事项进度,实现诉求办理从“群众多跑腿”到“干部多跑路”的转变。自机制运行以来,已累计推动解决重点难题478个、办成民生实事235件,以实实在在的服务成效,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在辖内某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引发的信访事件中,街道党工委书记挂帅担任“首席协调员”,牵头多次召开三方协商会,不仅解决了36户居民的费用疑虑,顺利完成改造,还实现“信访件”向“民生实事”的转化升级。 前进街道综治中心还在后端实行“每日一研”,启动矛盾“清零机”。每天定时的研判会雷打不动,整合多方力量实行“每周一销账”。对于不易化解的矛盾纠纷,建立备忘录,实行涉稳隐患“清单化”销号。 2024年12月,网格员通过智慧系统预警某幼儿园并园风险,综治中心立即启动“民生响应机制”,72小时内完成60名学生分流、9名教师转岗安置和1名保洁员工资发放的问题,实现“风险预判—精准干预—闭环管理”的全链条处置。 数智赋能 织密平安防护网 走进前进街道综治中心,指挥大厅的“智慧大脑”系统闪烁着蓝光。前进街道率先接入广州市矛盾纠纷应用模块,打通公安、应急、住建等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一屏统揽风险、一网调度资源”。通过这个模块,各部门可以共享信息,协同作战,诉求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4月14日14时许,前进街综治中心接报宦溪社区一名男性租客死亡。综治中心接报后迅速联动前进派出所,于15日凌晨3时将遗体妥善移送殡仪馆,并协调家属善后。 前进街道坚持“一张网格管全局”,统管辖区96个网格,在12个活跃网格设立“综治哨站”,将禁毒、反邪教、信访维稳、重点人群管控、人民调解、扫黑除恶等治理要素与综合网格衔接。 网格员林燕佳的“服务日志”里记着37家企业的需求清单,从写字楼消防隐患排查到园区企业劳资协商,她每天步行2万步,用“铁脚板”丈量平安。2736名“前进邻好”志愿者化身“流动哨兵”,在50余次社会面防控行动中,及时发现并处置高空抛物隐患、电动车违规充电等问题127起,构筑起“专群结合、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 从“有事难办”到“有事好办”,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共治”,前进街道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折射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深层变革。实践证明,当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同频,当部门协同与群众参与共振,就能书写出平安与发展的时代答卷。
图① 前进街道值班负责人、司法所工作人员、驻场律师在综治中心接待群众,解答问题。 图② 前进街道莲溪社区调解员调解房东和租客矛盾。

|
|
部门围着群众转 矛盾走到终点站
|
广州天河前进街道探索基层治理“前进模式”
|
|
|
( 2025-05-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社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