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2 9/12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一流公安建设一流平安
· 多措并举着力化解矛盾纠纷
· 关注·法治宣传进校园
· 百色特警“人链接应”构建“生命通道”
· 守护好百年大集“烟火气”
· 助十三名女工拿到欠薪
· 发挥综治中心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宁夏盐池公安:
多措并举着力化解矛盾纠纷

( 2025-04-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申东
□ 本报通讯员 刘华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锚定“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工作目标,通过精准摸排、融合共治、跟踪回访等举措,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掌控力、化解力、防控力。2024年,全县矛盾纠纷警情同比下降10.65%,命案连续3年“零”发生,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家和才能万事兴,夫妻之间要互相体谅,出现问题要多沟通,不能一味地争吵。”3月31日,北塘新村村民王某因家庭琐事与丈夫发生激烈争吵,遂向派出所求助。作为北塘新村党支部副书记,社区民警王春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会同网格员、妇联工作人员,从情、理、法多个维度开展耐心调解,最终夫妻二人重归于好。
  盐池公安立足“派出所主防”目标,不断夯基固本,建成警务室120个,配备社区民警、辅警152名;推动城区配备网格员456名、农村配备网格员1089名,实现公安“警格”力量与社区“网格”力量互相支撑。民辅警和网格员深入辖区,及时获取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线索,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并及时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防患于未然。
  盐池公安紧扣“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全面梳理研判矛盾纠纷成因、矛盾诉求等情况,明确“一般级”矛盾纠纷依托村(社区)综治办开展化解,“关注级”矛盾纠纷依托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联合化解,“重点级”矛盾纠纷依托县委政法委组织专班化解的分级分类管控举措,最大限度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
  盐池公安不断完善“公安+退役军人”“公安+妇联”“红盐义警”等多元化力量菜单式调解模式,在9个派出所设立驻所人民调解室,配备驻所专职人民调解员。根据矛盾纠纷类型,社区民辅警联合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红盐义警”等调解力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2024年,共调解矛盾纠纷2712起,化解率达98.9%。
  “因为噪音问题都吵了好多次了,多亏了民警上门帮我们解决问题,现在安静多了。”近日,盐州路派出所所长郭君享就一起噪声扰民警情进行回访,当事人对民警的处置很满意。
  盐池公安把“警情回访”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有力“法宝”,大力推行所队长回访警情案件机制。所队长采取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对前期处理的婚恋、家庭、邻里纠纷等警情逐一进行回访,全面掌握调解协议履行情况,积极解答群众疑问,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彻底解决,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同时,盐池公安将普法宣传与警情回访相结合,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广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进一步提高群众遵纪守法意识,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