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王 春 □ 本报通讯员 邱雨倩 吕佳慧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进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新城分局的如心共治警务站,明亮整洁的会客厅,贴满警民合照、居民留言的照片墙……处处细节都彰显着警务站与居民间的暖心联动。 这是新城公安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新城管委会副主任,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劳剑虹告诉记者,新城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服务新区建设、守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温度速度”,创新更为科学合理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为发展海洋经济、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保驾护航。2024年,新城公安共化解矛盾纠纷650余起,为群众提供服务2400余次。 壮大群防群治力量 3月6日晚,如心共治警务站的调解室里灯火通明。由社区民辅警、网格员组成的“如心调解团”经过两个多小时努力,最终成功化解一起由噪声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两位当事人握手言和。 这样的场景,在新城辖区的各基层警务站已是常态。 新城分局副局长刘志明说,新城公安将“群防群治”理念融入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把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组建起“律力同心”“平安骑手”“如心义警”“同舟义警”等多个特色品牌和队伍。 为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新城公安还将超市保安、学校门卫、加油站员工等社会力量纳入“最小应急单元”,开展常态化培训演练。 多方合力织就的平安网,让新城的夜晚更加温暖安宁。 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期满换证、丢失补件……每天,新城公安政务窗口的工作总是一派繁忙。 新城分局副局长张泽告诉记者,新城公安全力打造“优质型”“便捷型”“规范型”窗口,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月底的一个午后,辖区市民吴女士焦急地跑来窗口,向民警刘丹颖求助:“您好,我儿子的身份证丢了,这可怎么办啊!” 原来,她的儿子当天下午要参加体育比赛报名,但身份证丢失,且下午还有重要考试,无法到场办理。 刘丹颖立即安抚其情绪,并启动“绿色通道”,建议利用午休时间办理临时身份证明。“没想到10分钟就办好了,真是太感谢了!”吴女士拿着临时身份证连连道谢。 近年来,新城公安窗口积极创新警务服务模式,延伸“一窗通办”服务触角,推行“一站式服务”便民措施。针对紧急事项开通“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孕等群体主动靠前服务,做到“上门办证”“送证到家”。 此外,潮汐窗口的启用、身份证自助办理机的引进、业务专员的配备也最大程度节约了群众的办证时间和成本,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业务零差错、服务零距离、结果零投诉”,新城公安窗口在便民服务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确保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新城公安始终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保平安”的工作理念,以“智慧刑侦”建设为引擎,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进行数字赋能,建成集情报研判、侦查指挥、合成作战于一体的智慧侦查中心,锻造打击违法犯罪的“尖刀利刃”。 作为快速反应、应急处突的“拳头力量”,新城分局巡特警大队始终将提升战斗力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落实年度“普训、专训、精训”三层级训练计划,进一步强化队伍协同作战能力。同时,遴选优秀队员进入突击队特训,重点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对抗技能,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此外,新城公安与舟山红十字会紧密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培养抢险搜救骨干力量,定期开展模拟搜救演练,全面提升队伍在突发事件中的搜救能力。 2月3日晚,乐先生报警求助称家中老人在山里走失。大队警力迅速组织起一支山地搜救队前往事发地搜救。在地面与空中力量协同合作之下,仅耗时2小时便在茂密林地区域找到该走失老人。“真的太感谢了,不知道该怎么用言语表达!”乐先生专程到大队送上一面锦旗致谢。 一次次暖心事、一次次解民忧,都是大队为民办实事的缩影。去年,巡特警大队成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60余起,有力守护了辖区和谐稳定。

|
舟山市公安局新城分局:
|
以高质量警务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
|
|
|
( 2025-04-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王 春 □ 本报通讯员 邱雨倩 吕佳慧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进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新城分局的如心共治警务站,明亮整洁的会客厅,贴满警民合照、居民留言的照片墙……处处细节都彰显着警务站与居民间的暖心联动。 这是新城公安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新城管委会副主任,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劳剑虹告诉记者,新城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服务新区建设、守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温度速度”,创新更为科学合理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为发展海洋经济、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保驾护航。2024年,新城公安共化解矛盾纠纷650余起,为群众提供服务2400余次。 壮大群防群治力量 3月6日晚,如心共治警务站的调解室里灯火通明。由社区民辅警、网格员组成的“如心调解团”经过两个多小时努力,最终成功化解一起由噪声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两位当事人握手言和。 这样的场景,在新城辖区的各基层警务站已是常态。 新城分局副局长刘志明说,新城公安将“群防群治”理念融入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把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组建起“律力同心”“平安骑手”“如心义警”“同舟义警”等多个特色品牌和队伍。 为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新城公安还将超市保安、学校门卫、加油站员工等社会力量纳入“最小应急单元”,开展常态化培训演练。 多方合力织就的平安网,让新城的夜晚更加温暖安宁。 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期满换证、丢失补件……每天,新城公安政务窗口的工作总是一派繁忙。 新城分局副局长张泽告诉记者,新城公安全力打造“优质型”“便捷型”“规范型”窗口,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月底的一个午后,辖区市民吴女士焦急地跑来窗口,向民警刘丹颖求助:“您好,我儿子的身份证丢了,这可怎么办啊!” 原来,她的儿子当天下午要参加体育比赛报名,但身份证丢失,且下午还有重要考试,无法到场办理。 刘丹颖立即安抚其情绪,并启动“绿色通道”,建议利用午休时间办理临时身份证明。“没想到10分钟就办好了,真是太感谢了!”吴女士拿着临时身份证连连道谢。 近年来,新城公安窗口积极创新警务服务模式,延伸“一窗通办”服务触角,推行“一站式服务”便民措施。针对紧急事项开通“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孕等群体主动靠前服务,做到“上门办证”“送证到家”。 此外,潮汐窗口的启用、身份证自助办理机的引进、业务专员的配备也最大程度节约了群众的办证时间和成本,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业务零差错、服务零距离、结果零投诉”,新城公安窗口在便民服务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确保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新城公安始终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保平安”的工作理念,以“智慧刑侦”建设为引擎,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进行数字赋能,建成集情报研判、侦查指挥、合成作战于一体的智慧侦查中心,锻造打击违法犯罪的“尖刀利刃”。 作为快速反应、应急处突的“拳头力量”,新城分局巡特警大队始终将提升战斗力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落实年度“普训、专训、精训”三层级训练计划,进一步强化队伍协同作战能力。同时,遴选优秀队员进入突击队特训,重点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对抗技能,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此外,新城公安与舟山红十字会紧密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培养抢险搜救骨干力量,定期开展模拟搜救演练,全面提升队伍在突发事件中的搜救能力。 2月3日晚,乐先生报警求助称家中老人在山里走失。大队警力迅速组织起一支山地搜救队前往事发地搜救。在地面与空中力量协同合作之下,仅耗时2小时便在茂密林地区域找到该走失老人。“真的太感谢了,不知道该怎么用言语表达!”乐先生专程到大队送上一面锦旗致谢。 一次次暖心事、一次次解民忧,都是大队为民办实事的缩影。去年,巡特警大队成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60余起,有力守护了辖区和谐稳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