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党建引领聚合力 法治护航助振兴
· 发布涉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
· 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良好法治土壤
· 打好助耕护农“组合拳”
· 保耕护农正当时
· 奏响春耕“护航曲”
· 图片新闻
· 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 以高质量警务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天津市一中院:
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良好法治土壤

( 2025-04-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本报讯 记者范瑞恒 记者近日从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获悉,2020年以来,该院依法审结各类涉及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案件共计162件,诉讼标的总额1.7亿元。
  天津市一中院副院长李季红介绍说,近年来,以人工智能AI换脸、数据保护、生物医药研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纠纷案件不断涌现,这些新类型案件对审判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审判人员及时掌握技术研发领域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有的案件还需要邀请某领域专家学者作为专家辅助人员到庭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以便更好地推进案件审理工作。
  此外,知识创新与扩散程度已呈现几何级的增长,知识产权案件涉及的利益方更为众多,涉及的利益诉求更为复杂。法院在严格依法审理的同时,还要准确界定权利人的权利边界,充分考量知识产权专有权制度与权利限制之间的平衡,考量知识产权权利人保护与社会公众合理权益、公共利益保护之间的平衡,避免因权利行使不当,损害公共利益,甚至阻碍创新。
  面对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案件的涌现,天津市一中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审判激励创新职能,依法惩处各类侵犯创新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对创新企业和创新人员平等获取创新资源、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等相关权益的司法保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良好的法治土壤。同时,依法认定新技术、新模式下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范围,及时确定侵权责任判定标准,不断提高审判质效,防止因诉讼时间过长影响创新成果运用,以司法之力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更带来生产力跃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