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6/13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利用润泽万家
· 既有住宅可按单元申请加装电梯
· 宁波市公民首次视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
· 助力“星星的孩子”更好融入社会
· “富矿精开”推进贵州高质量发展

宁波市公民首次视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

( 2025-04-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本报记者      王    春
□ 本报通讯员  周牧云

  “我是第一次在家门口通过视频形式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感觉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了全新的认识。‘云旁听’拉近了我们和民主的距离,也为我们更好了解人大制度打开了一扇新窗口。”视频旁听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后,宁波市公民代表褚红梅颇为感慨。
  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期间,57名公民分别走进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外滩街道、慈城镇和慈溪市浒山街道、白沙路街道的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网络“云会议”系统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会议开始后,公民代表一边旁听省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等报告,一边认真记录。
  邀请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是浙江省、宁波市两级人大近年来坚持的一项制度。此次,宁波市首次邀请公民就地就便走进代表联络站视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进一步创新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组织方式,使民主更广泛、工作更透明、参与更有效。
  申请参加旁听的公民中,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8岁。会前,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代表联络站宣传栏、村社公告栏等途径发布旁听公告,最终确定了涵盖社区干部、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个体经营户、村社居民等多个层面的旁听公民。
  62岁的罗桂荣是一名公益调解员。看到旁听公告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在调解中我特别有感触,政府决策必须贴近基层实际,不然就会造成误解甚至矛盾。通过视频旁听,不仅可以知道政府做了什么,还可以把我们的心声和现实的难点向上反映。希望坚持好这个做法,让更多老百姓真切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他说。
  黄文霞是“95后”,也是本次旁听公民中年龄最小的。她说:“旁听这次会议后,我感受最深的是人大监督真的能一步步落到实处。不久前还在听身边的人提出的意见,在政府的报告中就听到已解决落实。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机会,让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能够深入了解人大工作,进而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旁听结束后,大家并未散去,而是在代表联络站继续开起了座谈会,就报告内容提出意见建议。
  在江北区慈城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举行的座谈会现场,围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等法规、决定修改工作,旁听公民、慈城镇中心卫生院医务科科长葛明亮提出了一则来自实践的建议。“前几年,镇上3家企业向江北区慈善总会捐赠善款,定向用于镇户籍80周岁以上老人家庭医生签约费用,使高龄老人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得到大幅提升。对捐赠民生项目的企业,能否额外给予地方税种的阶梯式减免,让慈善捐赠行为更可持续?”
  这是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实施视频旁听后召开公民座谈会机制。据悉,所有意见建议将被统一汇总收集,供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