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13 1/13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
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
· 习近平向加蓬当选总统恩圭马致贺电
· 习近平致电祝贺诺沃亚当选连任厄瓜多尔总统
· 百姓呼声有人应诉求有人办
· 群众心声有人听难题有人解
· 开展“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 图片新闻
· 去年全国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4万余件
· 向短视频恶意营销说“不”
· 司法部赋码“001”号商事调解组织落户上海

中国法学会、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印发《通知》
开展“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 2025-04-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近日,中国法学会、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关于开展“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
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法学会、司法厅(局)、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法学会、司法局、团委: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总结验收年。“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以下简称“基层行”活动)总的工作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推进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重点,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普及,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质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现就开展2025年“基层行”活动通知如下: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基层行”活动各方面全过程
  1.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特别是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关键时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绝对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扛起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责任。加强普法产品、阵地和活动的管理,加强对法治领域错误思想观点的辨析批驳,旗帜鲜明同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作坚决斗争。
  3.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4.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致信精神,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致词和在闭幕式上的讲话要求,自觉坚定法治自信、立足本职岗位、勇担时代重任,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全民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5.依托“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法治宣讲活动,推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课程,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6.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基地)重要平台作用,扩展学习宣传的广度深度,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学好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等相关读物,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7.发挥各单位所属报、刊、网及新媒体宣传阵地作用,推动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用人民群众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的话语开展宣传,让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8.发挥中国法治国际论坛等平台作用,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外传播,做好“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海外利益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涉外法治宣传,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三、积极服务法治实践,运用法治力量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9.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大战略部署,立足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党中央关于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政法工作等新要求开展普法宣传。
  10.持续推动与高质量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大力宣传平等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防范风险、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法律法规,以法治方式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11.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服务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青少年违法犯罪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有效发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平台作用,组织法学专家积极做好法律咨询服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工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四、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12.持续推动宪法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精心筹备2025年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系列法治宣传活动,注重运用群众身边的事例开展生动直观的宪法宣传教育。做好“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5年度法治人物推荐工作。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周年庆祝活动开展宪法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3.持续做好民法典普法工作,开展好“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的宣传,推动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推动在中小学、高校开展民法典教育,组织开展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14.以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10周年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15.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优化民营经济法治环境,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网民和社会公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参与新时代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引导民营企业树立正确的法治观,推动民营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16.加强对我国法律文化历史遗迹和文物的保护,宣传代表性人物的事迹和精神。组织开展红色法治文化研究阐发、展示利用、宣传普及、传播交流等活动。用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纪念馆等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推动有关省(区、市)规范发布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目录,促进红色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和传播。
  五、坚持常抓不懈,切实在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17.强化“十四五”期间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修改论证工作,做好宣传阐释工作。参与各地区各部门法治宣传教育地方性法规、行业性规范文件制(修)订工作。加强新修订代表法的学习宣传,讲好人大故事。
  18.探索“法治+文旅”全新普法模式,促进法治文旅、民族特色有机融合。参与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平安中国“三微”比赛。充分利用“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常态化组织大学生法治宣讲团、“法治中国青春行”开展普法宣传。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创意策划征集活动,持续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19.参与“法律明白人”网校建设,进一步规范普法讲师团、志愿者队伍、“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宣讲和志愿服务的内容、程序,推动精准普法,总结提炼一批针对性、时效性突出的典型案例。参与组建全国“九五”普法讲师团,面向公众开展公益普法。
  20.开展全民普法40年系列宣传活动,总结推荐全民普法40年的典型事迹、先进人物。参与“八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做好“八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推荐工作。
  21.推动优秀普法宣传品牌提档升级,树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地方普法宣传品牌,推动形成“一省(区、市)一普法品牌”的良好工作局面。
  22.强化法学会、司法行政机关、共青团以及各有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落细落实“基层行”活动中的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减轻基层负担,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中国法学会 司法部 共青团中央  
2025年4月16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