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13 1/13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
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
· 习近平向加蓬当选总统恩圭马致贺电
· 习近平致电祝贺诺沃亚当选连任厄瓜多尔总统
· 百姓呼声有人应诉求有人办
· 群众心声有人听难题有人解
· 开展“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 图片新闻
· 去年全国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4万余件
· 向短视频恶意营销说“不”
· 司法部赋码“001”号商事调解组织落户上海

群众心声有人听难题有人解
云南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心中有数手中有招

( 2025-04-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石  飞
□ 本报通讯员 王珍珍 裴卫国

  “有矛盾纠纷,就找综治中心。”在云岭大地的城市乡村和边境村寨,一个个标识醒目、运行高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已成为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的主渠道。老百姓无论遇到婚姻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债务纠纷、物业纠纷等,都可以到这里“找个说法”。在这里,群众的每项诉求均可“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群众有了矛盾纠纷,就需要找一个‘说理的地方’,综治中心既是一个工作平台,更是一个协调机制,根本目的是确保群众反映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依法推进,排查出每一个问题都切实落实化解稳控责任。”云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亚林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云南不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云南实践,坚持问题导向、群众导向、结果导向,以“一体化运行、全流程管理、信息化支撑、实战作用发挥”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力量,积极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让群众反映的各项诉求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真正实现群众心声有人听、难题有人解。
建机制
  一个窗口进入、一个平台流转、一个流程办理……如今在云岭大地,只要进了综治中心“一扇门”,就能帮助群众解“万家事”,综治中心成为矛盾化解“终点站”。
  “这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云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吴朝武介绍说,云南省委高度重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列为省委工作重点。按照“实现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的定位,根据中央政法委部署要求,云南及时制定出台相应工作措施,不断强化资源整合,聚焦“一站式”化解,分层级明确综治中心功能定位,县级突出组织实施功能,乡级突出实战化处置功能,村级突出发现问题和服务功能,推动力量、场所、数据整合,打造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解纷服务矩阵。同时还就办理流程、工作职责、督办问责等进行细化明确,让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确保综治中心规范化高效服务群众“零距离”。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云南州(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建成率达100%,村级综治中心建成率为97.8%。全省以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为载体,以“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为抓手,建立省级政法部门分管领导挂联州(市)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命案防控、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等工作,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改善。2024年,全省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24.5%,命案立案数同比下降10.68%,人民群众对全省法治建设综合满意率达97.6%,对扫黑除恶斗争成效满意度达97.03%,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7.25%,再创历史新高。
强保障
  曲靖市沾益区综治中心温馨舒适,功能齐全,中心建筑面积1257平方米,群众接待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等功能区合理划分,信访、公安、法院、检察院、人社等多部门进驻,设立品牌调解室,并吸收律师、心理咨询机构、仲裁机构、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化解力量常驻轮驻,极大提升了综治中心的治理能力,实行“一窗受理、分类办理、多元化解、教育疏导、跟踪评价、数智治理”等一条龙、全方位服务来访群众的工作模式。
  受理、登记、上报、解答……接待窗口,工作人员操作键盘的声音不绝于耳,他们热情接待前来反映诉求的群众。
  “非常方便,在家门口就可以反映诉求,是我们群众身边信得过的‘平安港湾’。”前来该中心反映诉求的多名群众向记者表示。
  “我们充分整合资源力量,推动政法机关和信访部门常驻,其他行业部门轮驻或随驻,并实行合署式办公、一体化调度、专班化管理,调解、仲裁、公证、司法确认、行政复议、速裁快审、法律援助等业务在中心内实现‘一站式’解决。”沾益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永飞告诉记者,综治中心还特邀律师事务所、心理咨询机构、其他行业调解组织等入驻及时提供专业服务,实现“专业的人专业办”。
  连日来,记者走访云南各地多个综治中心发现,各地在贯彻落实省级层面部署要求的同时,积极探索本地化综治中心运行模式并强化实战功能,通过有效统筹整合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多中心”建设,一体化高效运转,把综治中心打造成一线“枢纽”平台。通过因地制宜整合政法机关、民政、人社、工青妇等多部门资源,采取常驻、轮驻、重点驻、临时驻、网上驻等多种方式,构建“一站式”服务功能,努力实现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其中,文山州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打破部门壁垒,通过干部交叉任职推动政法力量下沉,实现综治、信访、司法等职能部门常驻轮驻,整合调解、诉讼、信访等服务平台,打造“多中心合一”的解纷综合体,用“一图一单一指引”再造流程、实现闭环,做到“进一扇门、解百家难”。丽江市通过制度规范化(完善“八项职责”、建立“八项机制”)、运行实体化(配强人员力量、强化部门联动)、业务实战化(依托专项治理建立完善走访摸排、分析研判、实质化解等督导工作机制)建设,打出一套综治中心“三化建设”“组合拳”,下好破解“部门各自为政、资源碎片化”困局的“先手棋”。
优服务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玉溪市红塔区玉带街道综治中心受理的辖区内兰苑某小区的“大家务事”就更难断了。原来,该小区属于老小区,建成后一直未进行自来水表一户一表的改造,造成5年水损费等争吵不休,矛盾不断升级。
  社区综治中心在主动排查发现,并多次组织调解未果后,将情况上报到该街道综治中心。街道综治中心立即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协商调解工作,经过3次调解,最终,该起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我们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作用发挥作为今年全省政法工作的主抓手,统筹整合场所、人员、数据等资源力量,完善工作闭环和责任闭环机制,推动社会治理触角向社会末梢延伸,进一步提高基层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稳控、及时报告的能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矛盾风险。”杨亚林表示,云南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中,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注重流程再造,聚焦“法治化”,完善工作制度,实现统一登记受理、精准分流转办、全程跟踪问效,形成整体工作闭环。注重实战作用发挥,聚焦综治中心履行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等,加强与政法单位、信访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联动,有效提高了解决群众诉求和处置矛盾问题的效率。去年以来,全省各地依托综治中心排查受理矛盾纠纷25.3万余件,化解21.6万余件,成功化解率达85%以上,营造了和谐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