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文化
8 8/8 7 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师父的劝投功夫
· 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 步道西延
· 千年岩画的低语与山河的诗意
· 清思
· 与忠魂对视
· 失去母亲的日子里
· 兰花草

千年岩画的低语与山河的诗意

( 2025-04-1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石佰华
  
  花山岩画景区位于广西宁明县城西北25公里的明江河畔,这是广西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一处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
  晨雾未散时,木棉叶尖的露珠已折射出第一缕阳光。站在观景台上,可以望见明江对岸的喀斯特群峰身披薄甲,山脊线尽头隐现异国轮廓。壮族阿妹的银镯在晨光中一晃,翡翠色江水便托起竹筏——花山岩画的千年低语即将揭开。
崖壁上的千年史诗
  柴油机惊起白鹭,竹篙划开泛着银鳞的浪痕。“看这老天爷铺开的画布!”阿妹指向绝壁,两千多个赭红人像在晨雾中浮动。昨夜积雨沿着钟乳石凹槽滑落,恰巧漫过第三排羽冠祭司的面庞,如一滴泪在江面砸出细小漩涡。
  “整片主画崖三里长,抵得上13个打谷场。”阿妹的竹篙在距江岸30米的绝壁前划出弧线,“省城专家带着激光尺量过,说这些举铜鼓跳舞的、牵牛祭江的人像,最高处足有30层竹楼那么高。”她的声音忽然压低,“老人们说,大祭司手里的铜铃正对着江心漩涡,镇着蛟龙的水眼哩!”
  江风掀起浪沫,将两千年前的蜂蜡气息送到甲板。摄影团众人仰首望去,30米高的武士人像眼中,又一滴“岩画之泪”正在晨曦里凝结成珠。
山径间的古今对话
  雨后的山径蒸腾着蕨叶气息,苔藓覆盖的赭石阶宛如巨兽鳞甲。晨雾中飘来山歌尾音,3位壮家阿婆背着竹篓现身,银耳环晃动的残影里,沾着红土的枇杷已塞进游人掌心。
  山腰突然炸响的青铜礼器轰鸣惊起白鹭,羽翼拍碎晨雾。这面铸着翔鹭纹的青铜重器曾在骆越王祭坛震落星斗。12名赤膊汉子踏着战国船纹的节奏起舞,与30米高处牵牛祭江的先民身影重叠。天琴少女银冠上的贝币流苏簌簌作响,弦音荡开时,漫山紫荆落成粉雪——这飘零的轨迹竟与古铜鼓埋藏地出土的骨朵贝币纹饰严丝合缝,恍如时空撕开的裂痕里漏出的往昔碎屑。
  博物馆人的指尖划过鼓面十二芒纹——“翔鹭是骆越星象密码”。遥感地图上,红水河流域的梯田曲线正与青铜礼器分布图咬合,如时空绽开的并蒂莲。
舌尖上的骆越记忆
  驮龙桥头酸笋香漫过两千年,老板娘刀光一闪,薄如岩画祭司分飨的米皮裹住琥珀叉烧。筒骨汤浇下时,紫苏碎在碗沿跳起铜鼓纹般的旋舞。
  岜莱民宿的火塘煨着乌陶罐,暗红斑驳的罐身浮着船纹符咒,与宁明花山壁画里祭祀的礼器如出一辙。店主黄姐掀盖刹那,荷香携着热气扑上木梁,惊醒了梁间沉睡的燕群。“古法煨足六时辰。”她指尖轻挑,撕开的鸡肉淌出琥珀汁水,“骆越王猎得巨雉必以芭蕉叶裹泥,埋进火塘收尽火气。”五色糯米饭吸饱山泉的甜,枫叶染黑、黄姜浸黄、红蓝草渲紫,恰是《布洛陀经诗》里“五色补天”的具象。
  暮色漫过车窗时,山风裹着铜鼓余韵穿透电子栅栏。射灯将明江流域浇铸成半透明琥珀,时空浮游在数字与赭红褶皱间,打捞着月光的坐标。
  
  (作者单位:广西爱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