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电信诈骗案件下降22.8% 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3%
· 兰州安宁公安打造“飞鹰快反”机制
· 涉军案件定时办结定人跟踪定规明责
· 着力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
· 2024年度国家级开发区土地开发率达91.87%
· 《人民币现金收付及服务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
· “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正式上线
· 图片新闻
· 秦皇岛探索优化路地警务协作机制
· 福建试点“一小区一证明”充电桩报装模式
· 广州横沥镇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
· 银川供电用好“三件宝”助企用电无忧

《人民币现金收付及服务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

( 2025-03-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本报讯 记者李立娟 为切实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防范和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构建多元支付方式共同发展下的现金便利流通环境,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人民币现金收付及服务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共十九条,主要明确了适用主体和场景、收费单位和经营主体保障现金收付便利的权利义务、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服务的主体责任、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等四个方面内容。
  在各类场景经营主体的义务方面,《征求意见稿》明确:采取人工方式收款、提供面对面服务以及线上预约、交易,线下完成服务或货物交付,支持当面收款的,应支持现金支付,保持合理的零钱备付;采取无人值守、机具设备等自助服务模式,以及采用“一卡通”结算、进行统一管理的园区、厂区、景区、学校等场所,经营主体应在醒目位置标识支付方式、现金收取转换方式及服务联系电话;全部交易、支付、服务均通过网络完成的,收费单位、经营主体应提前公示支付方式,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收费单位、经营主体委托其他单位代为收款的,委托方应当通过协议、通知、声明等书面形式,要求受托方接受现金;收费单位推广数字政务,经营主体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应充分考虑公众使用现金的需要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不得排斥或歧视现金支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