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本报讯 记者徐鹏 通讯员张红艳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2024年,该院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要求,不断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充分履行民事检察职能,探索形成“支持起诉+”工作模式,多措并举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支持起诉+模型助力。城北区检察院发挥大数据在拓宽监督渠道、提升监督效能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应用“工程建设领域‘护薪+助企’法律监督模型”摸排支持起诉线索。一年来,依托模型办理支持起诉案件96件,帮助111名农民工拿到欠薪170万余元。 支持起诉+调查核实。因农民工法律知识匮乏、维权能力较弱,对于证据相对薄弱的案件,城北区检察院一方面遵循有限介入原则,引导当事人自行收集工资发放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帮助当事人厘清法律关系和争议事实,助力农民工依法维权;另一方面对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调取证据的案件,检察官依法开展调查核实,固定用工关系和欠薪事实的证据,支持当事人依法起诉。 支持起诉+检察和解。城北区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支持起诉不是目的,化解矛盾才是实效”的办案理念,依托与职能部门会签的机制,与劳动监察大队协作配合,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引导有和解意愿的农民工与欠薪单位达成和解协议,力争在起诉前化解矛盾纠纷,受理的81起案件在向法院起诉前均达成和解,帮助159名农民工追回欠薪300余万元。对事实清楚、欠薪数额较小但未达成调解协议的7起案件,引导、支持当事人通过劳动仲裁、法院诉前调解解决纠纷,最大程度减少当事人诉累。 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城北区检察院依托与区司法局会签的机制,开辟“检察+司法”绿色通道,帮助农民工获得法律援助;同时强化与法律援助律师在调查取证、案情研讨等方面沟通协作,共同助力农民工讨薪。发出支持起诉书11件,20名农民工获得法律援助,实现支持起诉类案件法律援助全覆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城北区检察院将持续聚焦民生热点及困难群体合法权益保护,不断提升民事支持起诉为民服务水平。

|
西宁城北区检察院:
|
“支持起诉+”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
|
|
|
( 2025-02-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本报讯 记者徐鹏 通讯员张红艳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2024年,该院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要求,不断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充分履行民事检察职能,探索形成“支持起诉+”工作模式,多措并举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支持起诉+模型助力。城北区检察院发挥大数据在拓宽监督渠道、提升监督效能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应用“工程建设领域‘护薪+助企’法律监督模型”摸排支持起诉线索。一年来,依托模型办理支持起诉案件96件,帮助111名农民工拿到欠薪170万余元。 支持起诉+调查核实。因农民工法律知识匮乏、维权能力较弱,对于证据相对薄弱的案件,城北区检察院一方面遵循有限介入原则,引导当事人自行收集工资发放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帮助当事人厘清法律关系和争议事实,助力农民工依法维权;另一方面对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调取证据的案件,检察官依法开展调查核实,固定用工关系和欠薪事实的证据,支持当事人依法起诉。 支持起诉+检察和解。城北区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支持起诉不是目的,化解矛盾才是实效”的办案理念,依托与职能部门会签的机制,与劳动监察大队协作配合,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引导有和解意愿的农民工与欠薪单位达成和解协议,力争在起诉前化解矛盾纠纷,受理的81起案件在向法院起诉前均达成和解,帮助159名农民工追回欠薪300余万元。对事实清楚、欠薪数额较小但未达成调解协议的7起案件,引导、支持当事人通过劳动仲裁、法院诉前调解解决纠纷,最大程度减少当事人诉累。 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城北区检察院依托与区司法局会签的机制,开辟“检察+司法”绿色通道,帮助农民工获得法律援助;同时强化与法律援助律师在调查取证、案情研讨等方面沟通协作,共同助力农民工讨薪。发出支持起诉书11件,20名农民工获得法律援助,实现支持起诉类案件法律援助全覆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城北区检察院将持续聚焦民生热点及困难群体合法权益保护,不断提升民事支持起诉为民服务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