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社会
|
|
□ 本报记者 邓君 □ 本报通讯员 吴敏 张聪
流光不掩宋韵,古城澎湃新潮。位于东南沿海的广东潮州古城,是一座保存完整、文物丰富、特色鲜明的古城。 近年来,潮州市检察机关立足千年古城实际,依法履行检察职能,以法治之力推动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2021年以来,全市两级检察院实现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全覆盖,督促行政机关对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抢救性保护,为古城文物和文化的保育活化贡献检察力量。 个案监督推动文保综合治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区古民居建筑群中的辜厝巷林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主办检察官回忆起到辜厝巷林宅开展实地调研的情形时说,当时林宅的前面是热气腾腾的食店,油污沾满木质门楼,易燃杂物垃圾与瓶装燃气随意地放在一起。 辜厝巷林宅是明朝万历十一年林熙春高中进士后建造的“进士第”,是潮汕地区万历早期木构建筑的重要标本。林宅既是潮州独特地方文化艺术在建筑载体上的丰厚沉淀,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古城历史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潮州市检察机关对潮州古城区古民居建筑群进行实地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向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依法落实“国保”重点文物保护职责。 检察建议书发出以后,属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全面开展文物建筑结构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为“国保”单位配置消防灭火器材,委托第三方机构安装烟感探测器及对白蚁虫害进行防治,对乱搭乱建、堆放生活垃圾、私拉电线、明火餐饮等问题开展整治。 “住户腾退、安排临时住所,是文物修缮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主办检察官告诉记者,检察机关为此牵头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组织文旅、住建、城综、街道等多部门召开圆桌会议,商讨整改措施,解决文物修缮中遇到的难题。 如今,林宅的居民腾退及修缮工作已经展开。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职能部门举一反三,组织开展全市文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同时,潮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实现以个案监督推动文物保护综合治理,并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部门协作抢救濒危非遗 “我们枫溪池湖非遗项目提线木偶戏濒临失传,急需保护,拜托你们把它‘救活’。”枫溪检察院主办检察官至今仍忘不了当时池湖村党委书记说这句话时的焦急神情。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艺术家仅凭手指间对悬丝的灵活控制,就能让木偶表现出各种活灵活现的姿态,该技艺传入潮州至今已有600多年。枫溪池湖提线木偶戏,融合潮剧和潮州音乐等多种地方艺术特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11年,该项目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作为枫溪池湖非遗项目提线木偶戏第四代唯一传承人的谢老先生年事已高,加上身体疾病,无法继续演出,目前因表演阵地萎缩,该非遗项目确实面临无传承人且濒临消失的困境。”主办检察官告诉记者,若此技艺失传,不仅是一项非遗瑰宝的消失,更是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支脉的潮州文化的损失,影响潮州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针对这一情况,枫溪检察院向文化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 近年来,枫溪检察院立足枫溪镇作为陶瓷重镇的实际,牵头与文化、工艺主管部门联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保护协作机制。通过发挥“府检联动”效能,督促文化主管部门对枫溪池湖提线木偶戏开展抢救性保护;协同文化主管等职能部门、发动潮剧团等民间组织联合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助推枫溪池湖提线木偶戏传承发展。“潮州市枫溪人民检察院保护枫溪池湖提线木偶戏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案”被评选为全国“2023年度检察公益诉讼精品案例”优秀案例。 推动革命文物焕发红色生机 潮州是沐浴着红色文化的革命热土。位于潮安区沙溪镇上西林村的潮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刚克公祠,是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二独立团驻地旧址,该公祠内设有桑浦山革命斗争专题展览。 “在现场调查中,我们发现,刚克公祠内部保存状况良好,但是公祠周边环境却让人大跌眼镜。”检察官告诉记者,公祠周边流动摊档占道经营,环境脏乱差,公祠外面也没有树立文物保护标志。 对此,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属地政府开展全面整改。属地政府迅速落实检察建议,投入140多万元对刚克公祠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公祠内部又进行修缮提升。整改过程,检察机关全程跟进监督,并组织人大代表等评议整改成效,巩固公益诉讼成果。 整改后的刚克公祠被打造为“潮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4项教育基地,成为潮州红色旅游打卡地。

|
|
潮州:以公益诉讼护文物救非遗
|
|
|
|
( 2025-01-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社会 |
|
|
广东省潮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实地调查潮州古城区古民居建筑群保护情况。 |
|
□ 本报记者 邓君 □ 本报通讯员 吴敏 张聪
流光不掩宋韵,古城澎湃新潮。位于东南沿海的广东潮州古城,是一座保存完整、文物丰富、特色鲜明的古城。 近年来,潮州市检察机关立足千年古城实际,依法履行检察职能,以法治之力推动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2021年以来,全市两级检察院实现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全覆盖,督促行政机关对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抢救性保护,为古城文物和文化的保育活化贡献检察力量。 个案监督推动文保综合治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区古民居建筑群中的辜厝巷林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主办检察官回忆起到辜厝巷林宅开展实地调研的情形时说,当时林宅的前面是热气腾腾的食店,油污沾满木质门楼,易燃杂物垃圾与瓶装燃气随意地放在一起。 辜厝巷林宅是明朝万历十一年林熙春高中进士后建造的“进士第”,是潮汕地区万历早期木构建筑的重要标本。林宅既是潮州独特地方文化艺术在建筑载体上的丰厚沉淀,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古城历史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潮州市检察机关对潮州古城区古民居建筑群进行实地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向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依法落实“国保”重点文物保护职责。 检察建议书发出以后,属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全面开展文物建筑结构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为“国保”单位配置消防灭火器材,委托第三方机构安装烟感探测器及对白蚁虫害进行防治,对乱搭乱建、堆放生活垃圾、私拉电线、明火餐饮等问题开展整治。 “住户腾退、安排临时住所,是文物修缮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主办检察官告诉记者,检察机关为此牵头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组织文旅、住建、城综、街道等多部门召开圆桌会议,商讨整改措施,解决文物修缮中遇到的难题。 如今,林宅的居民腾退及修缮工作已经展开。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职能部门举一反三,组织开展全市文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同时,潮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实现以个案监督推动文物保护综合治理,并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部门协作抢救濒危非遗 “我们枫溪池湖非遗项目提线木偶戏濒临失传,急需保护,拜托你们把它‘救活’。”枫溪检察院主办检察官至今仍忘不了当时池湖村党委书记说这句话时的焦急神情。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艺术家仅凭手指间对悬丝的灵活控制,就能让木偶表现出各种活灵活现的姿态,该技艺传入潮州至今已有600多年。枫溪池湖提线木偶戏,融合潮剧和潮州音乐等多种地方艺术特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11年,该项目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作为枫溪池湖非遗项目提线木偶戏第四代唯一传承人的谢老先生年事已高,加上身体疾病,无法继续演出,目前因表演阵地萎缩,该非遗项目确实面临无传承人且濒临消失的困境。”主办检察官告诉记者,若此技艺失传,不仅是一项非遗瑰宝的消失,更是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支脉的潮州文化的损失,影响潮州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针对这一情况,枫溪检察院向文化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 近年来,枫溪检察院立足枫溪镇作为陶瓷重镇的实际,牵头与文化、工艺主管部门联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保护协作机制。通过发挥“府检联动”效能,督促文化主管部门对枫溪池湖提线木偶戏开展抢救性保护;协同文化主管等职能部门、发动潮剧团等民间组织联合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助推枫溪池湖提线木偶戏传承发展。“潮州市枫溪人民检察院保护枫溪池湖提线木偶戏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案”被评选为全国“2023年度检察公益诉讼精品案例”优秀案例。 推动革命文物焕发红色生机 潮州是沐浴着红色文化的革命热土。位于潮安区沙溪镇上西林村的潮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刚克公祠,是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二独立团驻地旧址,该公祠内设有桑浦山革命斗争专题展览。 “在现场调查中,我们发现,刚克公祠内部保存状况良好,但是公祠周边环境却让人大跌眼镜。”检察官告诉记者,公祠周边流动摊档占道经营,环境脏乱差,公祠外面也没有树立文物保护标志。 对此,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属地政府开展全面整改。属地政府迅速落实检察建议,投入140多万元对刚克公祠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公祠内部又进行修缮提升。整改过程,检察机关全程跟进监督,并组织人大代表等评议整改成效,巩固公益诉讼成果。 整改后的刚克公祠被打造为“潮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4项教育基地,成为潮州红色旅游打卡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