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 本报见习记者 许瑶蕾 为充分发挥法庭和商会在化解乡镇涉企纠纷、协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法庭+商会”调解品牌培育培优,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联合市工商联、经开法院、经开区司法局、横林镇政府在横林召开“常州市‘法庭+商会’调解工作情况发布会暨横林‘商立解’品牌发布活动”。 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刘蕾发布了2024全市“法庭+商会”调解典型案例。在某新材料公司与某家具厂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某新材料公司与某家具厂自2001年起发生业务往来,今年9月初,新材料公司得知家具厂已不营业,遂诉至常州市经开区人民法院横林法庭,请求判令被告支付货款200087元及相应逾期利息。横林法庭收到该案后,发现原、被告双方均系辖区地板企业,原告还是横林镇商会的成员单位,遂主动联系并邀请横林镇商会介入调解。在法院和商会的合力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两年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 本案中,横林法庭针对涉诉企业商会成员单位的特点,邀请商会介入纠纷调解工作,一方面发挥了商会的组织、协调优势,为商事主体提供了更多元、更高效的非诉解纷方式;另一方面,借助商会的“辐射”优势,以点成面,赋能行业法治生态,助力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的司法满意度。 常州市工商联经济处处长陈明华通报了常州市2024年商会商事调解工作整体情况。近年来,常州市工商联通过“多部门、多手段、多层次、多举措”互相融通、互为促进,共同推动商会调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焕发新气象。截至目前,全市商会调解组织已化解处理涉企矛盾纠纷1400多起,涉及标的总额约2.35亿元。 常州市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通过“筑牢线下联动平台、组织开展特色活动、打造线上一体平台”三大举措,下好服务“先手棋”。今年以来,联合制发《关于推进常州市商会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联合市中院召开全市商会商事调解工作推进会、全市商会商事调解十大案例新闻发布会,定期召开工作会商会议。组织有需求的企业入驻“江苏微解纷”平台,为企业提供“云”上解纷服务,减少企业奔波。目前,通过“江苏微解纷”线上委派327件商事案件进行诉前调解,调解成功150多件。 商会调解是推动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常州市工商联发挥常州市商会人民调解指导委员会作用,着力构建市、区、镇三级商事调解工作网络,积极加强多层次协作。“三级网络”按照“1+7+N”工作模式设置:“1”即建立“1个市级调解指导委员会”,在市总商会之家设立办公室,发布工作规则,推动全市商事调解工作开展;“7”即建立“7个商会调解工作中心”,在7个辖市区工商联建立商会调解工作中心,协调区域商会调解工作,构建上下联动工作体系;“N”即打造N个“商会调解组织”,推动组建各类商会组织并在镇(街道)商会设立调解工作室。目前,全市已成立工商联所属商会调解组织45家,聘请174人为市中院特邀调解员。 此外,全市商会系统还积极扩容商会人民调解专家库,共享商会调解专家资源和场地资源,不具备条件的商会借力总商会民商事纠纷调处中心,较小规模商会和镇(街道)商会依托当地调委会,有序推进“法庭+商会”调解工作总体布局、全面开花。 为整合多方力量,强化风险防控,常州市商会调解工作将对接体检和主动排查相结合,全市124家律师事务所与143家各级工商联所属商会、7家县级工商联建立联系合作机制,实现对接全覆盖、服务全畅通。目前,已成立专业“法律服务团”,探索“商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举办线上线下法治讲座33场次,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
|
化解纠纷一千四百多起 标的额两亿余元
|
常州“法庭+商会”推进商事纠纷多元化解
|
|
|
|
( 2024-11-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 本报见习记者 许瑶蕾 为充分发挥法庭和商会在化解乡镇涉企纠纷、协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法庭+商会”调解品牌培育培优,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联合市工商联、经开法院、经开区司法局、横林镇政府在横林召开“常州市‘法庭+商会’调解工作情况发布会暨横林‘商立解’品牌发布活动”。 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刘蕾发布了2024全市“法庭+商会”调解典型案例。在某新材料公司与某家具厂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某新材料公司与某家具厂自2001年起发生业务往来,今年9月初,新材料公司得知家具厂已不营业,遂诉至常州市经开区人民法院横林法庭,请求判令被告支付货款200087元及相应逾期利息。横林法庭收到该案后,发现原、被告双方均系辖区地板企业,原告还是横林镇商会的成员单位,遂主动联系并邀请横林镇商会介入调解。在法院和商会的合力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两年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 本案中,横林法庭针对涉诉企业商会成员单位的特点,邀请商会介入纠纷调解工作,一方面发挥了商会的组织、协调优势,为商事主体提供了更多元、更高效的非诉解纷方式;另一方面,借助商会的“辐射”优势,以点成面,赋能行业法治生态,助力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的司法满意度。 常州市工商联经济处处长陈明华通报了常州市2024年商会商事调解工作整体情况。近年来,常州市工商联通过“多部门、多手段、多层次、多举措”互相融通、互为促进,共同推动商会调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焕发新气象。截至目前,全市商会调解组织已化解处理涉企矛盾纠纷1400多起,涉及标的总额约2.35亿元。 常州市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通过“筑牢线下联动平台、组织开展特色活动、打造线上一体平台”三大举措,下好服务“先手棋”。今年以来,联合制发《关于推进常州市商会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联合市中院召开全市商会商事调解工作推进会、全市商会商事调解十大案例新闻发布会,定期召开工作会商会议。组织有需求的企业入驻“江苏微解纷”平台,为企业提供“云”上解纷服务,减少企业奔波。目前,通过“江苏微解纷”线上委派327件商事案件进行诉前调解,调解成功150多件。 商会调解是推动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常州市工商联发挥常州市商会人民调解指导委员会作用,着力构建市、区、镇三级商事调解工作网络,积极加强多层次协作。“三级网络”按照“1+7+N”工作模式设置:“1”即建立“1个市级调解指导委员会”,在市总商会之家设立办公室,发布工作规则,推动全市商事调解工作开展;“7”即建立“7个商会调解工作中心”,在7个辖市区工商联建立商会调解工作中心,协调区域商会调解工作,构建上下联动工作体系;“N”即打造N个“商会调解组织”,推动组建各类商会组织并在镇(街道)商会设立调解工作室。目前,全市已成立工商联所属商会调解组织45家,聘请174人为市中院特邀调解员。 此外,全市商会系统还积极扩容商会人民调解专家库,共享商会调解专家资源和场地资源,不具备条件的商会借力总商会民商事纠纷调处中心,较小规模商会和镇(街道)商会依托当地调委会,有序推进“法庭+商会”调解工作总体布局、全面开花。 为整合多方力量,强化风险防控,常州市商会调解工作将对接体检和主动排查相结合,全市124家律师事务所与143家各级工商联所属商会、7家县级工商联建立联系合作机制,实现对接全覆盖、服务全畅通。目前,已成立专业“法律服务团”,探索“商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举办线上线下法治讲座33场次,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