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曹玲耀 早上8点,杭州武林路渐渐热闹起来,沿街的商铺陆续打开门面,迎接新的一天。在这条熙熙攘攘的老牌商业街上,有一群身穿“武林大妈”红马甲的平安志愿者也开始忙碌起来,调解纠纷、平安宣传、安全巡防…… 无论刮风下雨,周边商户、居民都能看见这抹“志愿红”,他们就是声名远扬的“武林大妈”。经过8年的发展壮大,这支队伍已经从最初的18人发展至超过16万人,脚步遍及杭州市拱墅区18个街道、171个社区、1406个网格,成为杭州基层治理中的一抹“暖色调”。 完善体系架构 2002年7月,拱墅区长庆街道建立全国第一个楼道党支部,2016年武林街道楼道老党员发起平安志愿服务倡议,在平安志愿服务实践中“武林大妈”跨越性别、年龄、职业的界限,广泛吸纳社会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员及专业人士。 依靠人头熟、地头熟的优势,“武林大妈”队伍走得进家门、说得上话,涌现出了不少调解“行家里手”:潮鸣街道漏水调解专家王维生,专业能力过硬、调解方法有一套,深受居民信任;祥符街道的费国娣大姐,专门调解重大矛盾纠纷,并成立“费大姐调解工作室”;长庆街道的婚姻家事纠纷调解员潘美华,还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浙大御跸社区某栋401的住户雨棚损坏,怀疑是楼上501晒东西时砸坏,双方因赔偿金额差距过大产生长达数月的邻里纠纷,一度要诉上法院。“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潘美华知晓情况后,从法律与道理角度出发,站在两户居民立场上看问题,多次上门与双方谈心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调解矛盾纠纷,用时十余天,妥善化解了此次长达数月的邻里纠纷,重塑睦邻友好关系,避免了矛盾激化。 除调解之外,不少调解员还做起了“培训导师”,把自己的调解经验传授给其他年轻调解员,并通过举办调解员技能比武,验收学员的学习成效。“调解员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就能有效为老百姓讲法律、宣政策、调纠纷。”潘美华说。 平安志愿队伍的壮大,不仅需要“领头雁”的带领,更要有完善的体系架构。拱墅区出台《“武林大妈”平安巡防管理制度》《“武林大妈”日常志愿服务行为规范》,区级层面成立“武林大妈”平安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街道层面设立18个街道“武林大妈”平安志愿者服务分中心,加强对“武林大妈”队伍的指导管理,不断深化“武林大妈”平安志愿服务品牌内涵。 健全工作机制 “武林大妈”通过“走一走”掌握安全隐患,“看一看”发现邻里纠纷,“认一认”熟悉小区情况,“说一说”强化平安宣传,“做一做”当好社区助手,“帮一帮”拉近邻里感情,实现大事全局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今年4月,武林街道中北社区“武林大妈”赵金芳在日常巡逻中发现,小区里传来一股焦煳的味道。“一定是有居民家里着火了!”通过直觉判断,她循着这股异味迅速锁定事发单元楼,并立即通知居民紧急疏散。后来,消防队员赶来灭火,才知是房主钱大伯烧饭时不小心睡着了,炉灶上的锅里烧糊起火冒烟。 “幸好有惊无险,要不是‘武林大妈’及时发现,一旦火烧起来了,后果不堪设想。”钱大伯说。 近年来“武林大妈”已参与平安巡防61万多人次,报送各类隐患信息14.7万余条。 为平安志愿服务更好地融入基层治理实践,拱墅区还建立培训交流机制,成立“武林大妈”平安学院,常态化开展平安培训,2023年开展“武林大妈平安小课堂”“武林大妈普法学院”百余场,常态化开展消防、应急等演习演练,全方位提升“武林大妈”平安志愿服务能力。 激发内生动力 拱墅区把“武林大妈”颗粒度细化到每个居民单元,实现幢幢都有“武林大妈”参与社区平安巡防,劝阻不文明行为,排查不安全因素,筑牢群防群治墙,织密安全网,构建“全天候、多角度、立体式、无缝隙”的平安巡防体系。 特别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拱墅区1406个社区网格和重点区域、4个亚运场馆、2个亚运观赛空间设置“武林大妈”志愿服务点,提供各项志愿服务。其中8万名年轻志愿者为“武林大妈”注入新鲜血液,大大丰富了“武林大妈”的技能树,拓展了朋友圈。 “武林大妈”的品牌影响力还逐渐吸引到多个志愿服务团体以及高校志愿者加入,比如浙江省文旅国际志愿者等单位联合“武林大妈”平安志愿服务队伍成立志愿服务联盟,不断完善“武林大妈”平安志愿服务矩阵。 乐观、真诚、热情,是每一位“武林大妈”性格的真实写照,他们以无数微光汇聚时代暖流,彰显社会文明的温度和高度,用实际行动不断书写杭州基层治理的新答卷。
|
|
丰富技能树 拓展朋友圈
|
杭州“武林大妈”8年从18人增至16万人
|
|
|
( 2024-11-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曹玲耀 早上8点,杭州武林路渐渐热闹起来,沿街的商铺陆续打开门面,迎接新的一天。在这条熙熙攘攘的老牌商业街上,有一群身穿“武林大妈”红马甲的平安志愿者也开始忙碌起来,调解纠纷、平安宣传、安全巡防…… 无论刮风下雨,周边商户、居民都能看见这抹“志愿红”,他们就是声名远扬的“武林大妈”。经过8年的发展壮大,这支队伍已经从最初的18人发展至超过16万人,脚步遍及杭州市拱墅区18个街道、171个社区、1406个网格,成为杭州基层治理中的一抹“暖色调”。 完善体系架构 2002年7月,拱墅区长庆街道建立全国第一个楼道党支部,2016年武林街道楼道老党员发起平安志愿服务倡议,在平安志愿服务实践中“武林大妈”跨越性别、年龄、职业的界限,广泛吸纳社会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员及专业人士。 依靠人头熟、地头熟的优势,“武林大妈”队伍走得进家门、说得上话,涌现出了不少调解“行家里手”:潮鸣街道漏水调解专家王维生,专业能力过硬、调解方法有一套,深受居民信任;祥符街道的费国娣大姐,专门调解重大矛盾纠纷,并成立“费大姐调解工作室”;长庆街道的婚姻家事纠纷调解员潘美华,还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浙大御跸社区某栋401的住户雨棚损坏,怀疑是楼上501晒东西时砸坏,双方因赔偿金额差距过大产生长达数月的邻里纠纷,一度要诉上法院。“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潘美华知晓情况后,从法律与道理角度出发,站在两户居民立场上看问题,多次上门与双方谈心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调解矛盾纠纷,用时十余天,妥善化解了此次长达数月的邻里纠纷,重塑睦邻友好关系,避免了矛盾激化。 除调解之外,不少调解员还做起了“培训导师”,把自己的调解经验传授给其他年轻调解员,并通过举办调解员技能比武,验收学员的学习成效。“调解员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就能有效为老百姓讲法律、宣政策、调纠纷。”潘美华说。 平安志愿队伍的壮大,不仅需要“领头雁”的带领,更要有完善的体系架构。拱墅区出台《“武林大妈”平安巡防管理制度》《“武林大妈”日常志愿服务行为规范》,区级层面成立“武林大妈”平安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街道层面设立18个街道“武林大妈”平安志愿者服务分中心,加强对“武林大妈”队伍的指导管理,不断深化“武林大妈”平安志愿服务品牌内涵。 健全工作机制 “武林大妈”通过“走一走”掌握安全隐患,“看一看”发现邻里纠纷,“认一认”熟悉小区情况,“说一说”强化平安宣传,“做一做”当好社区助手,“帮一帮”拉近邻里感情,实现大事全局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今年4月,武林街道中北社区“武林大妈”赵金芳在日常巡逻中发现,小区里传来一股焦煳的味道。“一定是有居民家里着火了!”通过直觉判断,她循着这股异味迅速锁定事发单元楼,并立即通知居民紧急疏散。后来,消防队员赶来灭火,才知是房主钱大伯烧饭时不小心睡着了,炉灶上的锅里烧糊起火冒烟。 “幸好有惊无险,要不是‘武林大妈’及时发现,一旦火烧起来了,后果不堪设想。”钱大伯说。 近年来“武林大妈”已参与平安巡防61万多人次,报送各类隐患信息14.7万余条。 为平安志愿服务更好地融入基层治理实践,拱墅区还建立培训交流机制,成立“武林大妈”平安学院,常态化开展平安培训,2023年开展“武林大妈平安小课堂”“武林大妈普法学院”百余场,常态化开展消防、应急等演习演练,全方位提升“武林大妈”平安志愿服务能力。 激发内生动力 拱墅区把“武林大妈”颗粒度细化到每个居民单元,实现幢幢都有“武林大妈”参与社区平安巡防,劝阻不文明行为,排查不安全因素,筑牢群防群治墙,织密安全网,构建“全天候、多角度、立体式、无缝隙”的平安巡防体系。 特别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拱墅区1406个社区网格和重点区域、4个亚运场馆、2个亚运观赛空间设置“武林大妈”志愿服务点,提供各项志愿服务。其中8万名年轻志愿者为“武林大妈”注入新鲜血液,大大丰富了“武林大妈”的技能树,拓展了朋友圈。 “武林大妈”的品牌影响力还逐渐吸引到多个志愿服务团体以及高校志愿者加入,比如浙江省文旅国际志愿者等单位联合“武林大妈”平安志愿服务队伍成立志愿服务联盟,不断完善“武林大妈”平安志愿服务矩阵。 乐观、真诚、热情,是每一位“武林大妈”性格的真实写照,他们以无数微光汇聚时代暖流,彰显社会文明的温度和高度,用实际行动不断书写杭州基层治理的新答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