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社会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促进幸福和谐婚姻家庭建设
· 加强党对教育改革的全面领导 保障教育事业行稳致远
· 打造“塞上枫桥” 提升治理成效
· 石嘴山石炭井老矿区“涅槃重生”

鼎盛时期近13万人口的小镇一度仅剩200多人
石嘴山石炭井老矿区“涅槃重生”

( 2024-08-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社会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张红兵

  锈迹斑驳的铁皮小卖部、招牌已褪色破损的照相馆、老旧房屋墙体上模糊的“大哥大 BB机即买即用”广告……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古朴的街道上,很容易让人有种时光凝固的错觉。
  8月9日,《法治日报》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采访团来到石炭井,亲身体验了这里“复古的美”。
  位于宁夏贺兰山北段腹地的石炭井因矿成名,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因出产“太西煤”而逐渐享誉国内外,是宁夏煤炭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然而,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以及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煤企陆续关闭退出,人员大量流失,石炭井也从曾经的繁华逐渐走向没落,鼎盛时期有近13万人口的小镇一度仅剩200多人。
  石炭井虽然隐入了历史,但这里留下了大量保存完好的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建造的老厂房、民居、工厂、学校、医院、商店,形成了完整的工矿遗址。
  “这些‘全国少有,宁夏唯一’的完整工矿行政区遗址为影视拍摄提供了最具真实感的场景,是拍摄现实主义、军旅生活、怀旧年代、未来科幻等影视剧的‘富矿’。”石炭井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翟磊告诉记者,这些工业遗存成为再塑文旅的资源,让石炭井探索出一条从“煤城”变“影城”的发展新路。
  近年来,石嘴山市全力打造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多样的自然风貌加之丰富的工业遗存,让石炭井拥有了宽广的“戏路”,目前已吸引了包括《万里归途》《我的父亲焦裕禄》《绿皮小火车》等40多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景拍摄,正在变身成为文艺“梦工场”“网红打卡地”,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各界的关注。
  石炭井影视产业发展的背后同样离不开法治护航。拥有丰富工业遗产资源的石嘴山市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同时,不断强化法治保障。2023年,石嘴山市出台了《石嘴山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条例》,以法治方式加强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得益于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石炭井在影视产业发展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通畅。
  石嘴山市政府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石炭井转型和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对现有工业遗迹的开发利用。大武口区积极盘活辖区可利用资产,归类建立六类影视拍摄资源名录,并主动向影视公司、剧组等推介石炭井影视拍摄资源,并为剧组提供一系列“保姆式”服务。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盘活利用焦煤公司闲置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建设演员公寓、中央厨房,打造道具库,累计为剧组提供群众演员1.2万人次,在满足剧组、游客基本需求的同时,曝光率和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
  “依托影视产业发展,如今的石炭井在持续吸引区内外游客、学生前来体验,年接待人次达20余万。”大武口区委宣传部部长谢宁感叹,影视产业已成为石炭井“化腐朽为神奇”的笔,成为新时代老矿区“涅槃重生”的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