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社会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在歧路口,校正孩子们人生方向
· 广泛宣传普及新修改的慈善法
· 南通博物苑:中国第一家博物馆
· 西安城墙:在传承保护中绽放异彩

南通博物苑:中国第一家博物馆

( 2024-08-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社会
  图为南通博物苑。
  □ 本报记者  张红兵  文/图

  说到江苏南通,自然会想起张謇;提起张謇,必然会联系到南通。张謇是南通的名片,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
  人们都知道,张謇是清末状元,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公益慈善家。但到了南通博物苑(张謇故居),你方才知道,原来张謇还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创者。
  近日,记者不仅走访了120年前张謇创立的大生纱厂、今天的江苏大生集团公司,还见识了张謇创设的中国第一家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走在南通博物苑的甬道上,脚下草薰薰,身旁木欣欣,不远处是波光粼粼的池塘,清新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香味,顿觉心旷神怡。
  “作为实业家和教育家,在发展实业的同时,张謇意识到博物馆的重要性,他把博物馆与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建造南通博物苑时,他主张采用苑囿式设计,将近代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与中国传统园林相结合。”站在花园一样的博物苑中,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如是说。
  从世界博物馆的角度看,南通博物苑是近代博物馆植根东方的重要成果;从中国博物馆的角度看,南通博物苑是博物馆本土化的一次成功尝试。
  张謇所处晚清时代,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古老文明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被迫急速转变。面对一系列失败和屈辱,张謇赞成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制度,接受西方优秀的文化。1903年,张謇抱着学习的态度应日本劝业博览会之邀,赴日进行为期70天的考察。考察期间,他特意参观了日本图书馆、博物馆、水族馆、动物馆等科普场馆,获得很大启发。
  回国后,他上书清廷和两江总督张之洞,建议在北京建立集图书与博物于一体的博览馆,并以此“渐推行于各行省,而府而州而县”。
  1904年,张謇在他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对岸“迁荒坟千余座”,筹建公共植物园。1905年开始筹建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不仅是一座传播知识的博物馆,也是一座美丽的公园。张謇在中轴线上的北馆、中馆、南馆三座建筑周边广栽花草树木,还建造了多处假山水池、亭榭馆阁。
  “南通博物苑的‘苑’字,就体现出中国园林特色。博物苑不仅在建筑风格上实现了‘馆’‘苑’的有机结合,而且随处可见中国文化元素。”杜嘉乐说。
  张謇除了在主要展馆中对历史文物和动植物矿物标本按照天产、历史、美术进行陈列展出外,中馆与南馆的四周还陈列着数量众多的大型文物如石碑、铁佛、铜鼎、铁炮等。此外,苑内还修建了兽室、相禽阁等用来驯养兽禽,花房、中药坛、竹石陈列处等用来陈列植物标本。
  到1914年,南通博物苑初步建成为集植物园、动物园、历史文物和自然标本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可以满足多学科的参观与教育实践。据记载,南通博物苑中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藏品总数达两万余件,实物来源遍及全世界。
  张謇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须开民智,办教育,培养人才。博物馆要为教育服务,为启迪民智服务。
  杜嘉乐介绍说,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南通博物苑精心打造“张謇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主题游”品牌研学活动,已接待企业家8万多人次、青少年近20万人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