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
□ 本报记者 陈 霄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张西瑶 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全国首批“和美海岛”,《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十大山海目的地……集聚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涠洲岛身上的这些盛誉,固然令郑光雄每每提及都志得意满,相伴而来的苦恼却也一度给他带来困扰。 盛名在外的涠洲岛吸引的游客与日俱增,10余年间增长了5倍左右,节假日期间小岛满负荷运作,也仅能够满足十七分之一游客的需求量。作为涠洲岛旅游区党工委委员、涠洲镇党委书记,郑光雄坦言,上岛人多伴随而来的纠纷和争议也不断增加,曾是摆在他们面前颇为头疼的难题。 这个昔日的偏远孤岛一朝爆火后,不得不探求自己的解题思路。最终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的“管、快、创”解纷工作法,正是他们给出的答案。 管:治出行业新风气 在海鲜市场逛了一圈后,游客高先生迅速选定一家,挑选了几大袋鱼、蟹、贝之后,心满意足地离去。 他对同行的游客说,出行前专门在网上做的防“宰”购物攻略并没有发挥作用,直接选择官方认可的商家似乎更简单有效,而且省心,他同时朝着市场门口的诚信经营红黑榜说:“红的黄的黑的,总不会睁着眼选错。” 这确实是涠洲岛应对过去纷至沓来的各种投诉的措施之一——采取红黑榜通报和黄牌警告等方式,促使经营者明码标价、足斤足两、诚信经营。 减少矛盾纠纷,治本之策在于深耕诉源治理。 据介绍,预付式、经营型商客纠纷占涠洲岛涉旅纠纷的80%以上,这些类型纠纷的防范化解,事关涠洲岛旅游产业发展和地方品牌形象。 为此,涠洲岛从“管”字入手,全面提升海岛旅游行业源头治理、岛上纠纷综合治理水平。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专门“定制”酒店、民宿预退订等行业规范和公约,推动行业管理法治化…… 交管部门建立网约车、观光车、旅游大巴车所属公司的“信用信息库”和驾驶员信誉考核“黑名单”,由交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实行“一案双查”双向监管,防止收取回扣、违规拉客等乱象发生…… “这套化解海岛旅游纠纷工作法,基本实现‘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岛、平安不出事’的目标,擦亮了海岛‘枫桥经验’金字招牌。”郑光雄说。 快:跑出解纷“加速度” 5月10日,北海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值班室接110指挥中心转交警情,有群众报警称邻居阻挠其建房子,要求处理。民警到达现场后了解到,这起警情是龚某光与龚某军等三兄弟的纠纷,龚某光在维修房屋时受到其他兄弟的阻挠,认为其开凿共用墙体会造成隔壁祖屋结构损坏。双方争执不休,现场调解不下。 5月10日下午、11日上午,涠洲派出所联合村委干部等多次到现场进行调解。经过两天的不懈努力和耐心沟通及劝说,龚某光与其兄弟最终达成协议。 针对群众和游客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涠洲岛提供“线上”和“线下”双线服务,跑出解纷“加速度”。 “线上”引入前端智能识别技术,建设后台分析处理系统,搭建包括三维地图、视频监控、游客动态统计等功能模块的“一张图”智慧平台,实行“云端解纷”,减少群众诉累。 “线下”,建立由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驻岛单位、村委会以及治安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的“六位一体”海岛涉旅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举报投诉可实现“一键直达”,30分钟内职能部门承办、半天内主动回访当事人,全力做到纠纷日清日结。 调解队伍“一呼即到”。涠洲岛划分多个“党建+警务+N”责任片区,建立11个“涠洲义警”和法官网格联络点,将法官、检察官、警官、社区干部、志愿者等力量编入网格,形成“一格多员”快调模式,依托景区、码头设立的“24小时智警E站”,形成“1—3—5分钟”快速反应圈,以“全问答”助力纠纷快速化解。 “同时,涠洲派出所结合涠洲岛旅游发展实际,将‘警格’融入‘网格’,在辖区最核心景区建立南湾鳄鱼山警务站,推行‘景中有警+联巡执法’机制,按照‘平峰巡线、高峰守点、长期控面’要求,提升景区见警率、管事率。”北海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教导员陈维介绍。 创:探出解纷新模式 餐厅门锁被破坏,双方当事人现场争执僵持不下。涠洲派出所民警接报后赶到现场,了解到这是一起双方屡次协商未果的商铺租赁纠纷,于是启动联调机制,邀请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涠洲人民法庭联合开展调解。 民警调查核实情况后归纳双方争议焦点,法官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角度向当事人分析其诉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签订和解协议。 这是涠洲岛创新的“四长”联动、三级联调解纷模式发挥作用的现实场景之一。 警长作为纽带,从37个“微信警务室”链接和调动村主任、船长和店长,依托村主任管社区村屯,船长管渔船渔民,店长管民宿餐饮,构建起全日动态监管、联调联处新模式。 在呈金字塔形的“格—站—庭”三级联调机制下,简单纠纷由村(社区)治保部门、网格队伍等力量一级调解,复杂纠纷由当事人“点单”选择“景中有景”工作站或司法所进行二级调解,疑难纠纷由涠洲法庭的法官进行庭前、诉中三级调解,逐级推动纠纷高质效化解。 这一制度的催生既源于涠洲岛的独特,也迫于涠洲岛的独特。“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拿来主义’。”郑光雄摊开了双手,说起当时的无奈,“外出考察了一圈,没有找到相似的可资借鉴的样本,只能立足于自身实际,尝试摸索适合自己的路。” 事实证明,适合的才是最佳的。 近3年来,涠洲岛共化解涉旅纠纷5000余起,化解率达94.85%,涠洲法庭受理案件数实现3年连续下降。 “上岛的游客不断增长,涉旅纠纷自然也逐渐递增,但进入诉讼的案件却在逐年减少,这就是创新多元解纷模式发挥的作用。”涠洲人民法庭庭长陆斐然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去年11月,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涠洲镇以其“管、快、创”化解海岛旅游纠纷工作法入选,成为广西入列的三家单位之一。 “涠洲岛创新运用‘管、快、创’化解海岛旅游纠纷工作法,有效防范、高效处置海岛涉旅纠纷,打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海岛样板。下一步,全市将以涠洲岛化解海岛涉旅纠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为契机,全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切实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海、法治北海。”北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蔡可辉说。
|
|
游客与日俱增 诉讼逐年减少
|
北海涠洲岛擦亮海岛“枫桥经验”金字招牌
|
|
|
( 2024-08-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
□ 本报记者 陈 霄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张西瑶 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全国首批“和美海岛”,《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十大山海目的地……集聚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涠洲岛身上的这些盛誉,固然令郑光雄每每提及都志得意满,相伴而来的苦恼却也一度给他带来困扰。 盛名在外的涠洲岛吸引的游客与日俱增,10余年间增长了5倍左右,节假日期间小岛满负荷运作,也仅能够满足十七分之一游客的需求量。作为涠洲岛旅游区党工委委员、涠洲镇党委书记,郑光雄坦言,上岛人多伴随而来的纠纷和争议也不断增加,曾是摆在他们面前颇为头疼的难题。 这个昔日的偏远孤岛一朝爆火后,不得不探求自己的解题思路。最终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的“管、快、创”解纷工作法,正是他们给出的答案。 管:治出行业新风气 在海鲜市场逛了一圈后,游客高先生迅速选定一家,挑选了几大袋鱼、蟹、贝之后,心满意足地离去。 他对同行的游客说,出行前专门在网上做的防“宰”购物攻略并没有发挥作用,直接选择官方认可的商家似乎更简单有效,而且省心,他同时朝着市场门口的诚信经营红黑榜说:“红的黄的黑的,总不会睁着眼选错。” 这确实是涠洲岛应对过去纷至沓来的各种投诉的措施之一——采取红黑榜通报和黄牌警告等方式,促使经营者明码标价、足斤足两、诚信经营。 减少矛盾纠纷,治本之策在于深耕诉源治理。 据介绍,预付式、经营型商客纠纷占涠洲岛涉旅纠纷的80%以上,这些类型纠纷的防范化解,事关涠洲岛旅游产业发展和地方品牌形象。 为此,涠洲岛从“管”字入手,全面提升海岛旅游行业源头治理、岛上纠纷综合治理水平。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专门“定制”酒店、民宿预退订等行业规范和公约,推动行业管理法治化…… 交管部门建立网约车、观光车、旅游大巴车所属公司的“信用信息库”和驾驶员信誉考核“黑名单”,由交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实行“一案双查”双向监管,防止收取回扣、违规拉客等乱象发生…… “这套化解海岛旅游纠纷工作法,基本实现‘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岛、平安不出事’的目标,擦亮了海岛‘枫桥经验’金字招牌。”郑光雄说。 快:跑出解纷“加速度” 5月10日,北海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值班室接110指挥中心转交警情,有群众报警称邻居阻挠其建房子,要求处理。民警到达现场后了解到,这起警情是龚某光与龚某军等三兄弟的纠纷,龚某光在维修房屋时受到其他兄弟的阻挠,认为其开凿共用墙体会造成隔壁祖屋结构损坏。双方争执不休,现场调解不下。 5月10日下午、11日上午,涠洲派出所联合村委干部等多次到现场进行调解。经过两天的不懈努力和耐心沟通及劝说,龚某光与其兄弟最终达成协议。 针对群众和游客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涠洲岛提供“线上”和“线下”双线服务,跑出解纷“加速度”。 “线上”引入前端智能识别技术,建设后台分析处理系统,搭建包括三维地图、视频监控、游客动态统计等功能模块的“一张图”智慧平台,实行“云端解纷”,减少群众诉累。 “线下”,建立由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驻岛单位、村委会以及治安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的“六位一体”海岛涉旅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举报投诉可实现“一键直达”,30分钟内职能部门承办、半天内主动回访当事人,全力做到纠纷日清日结。 调解队伍“一呼即到”。涠洲岛划分多个“党建+警务+N”责任片区,建立11个“涠洲义警”和法官网格联络点,将法官、检察官、警官、社区干部、志愿者等力量编入网格,形成“一格多员”快调模式,依托景区、码头设立的“24小时智警E站”,形成“1—3—5分钟”快速反应圈,以“全问答”助力纠纷快速化解。 “同时,涠洲派出所结合涠洲岛旅游发展实际,将‘警格’融入‘网格’,在辖区最核心景区建立南湾鳄鱼山警务站,推行‘景中有警+联巡执法’机制,按照‘平峰巡线、高峰守点、长期控面’要求,提升景区见警率、管事率。”北海市公安局涠洲派出所教导员陈维介绍。 创:探出解纷新模式 餐厅门锁被破坏,双方当事人现场争执僵持不下。涠洲派出所民警接报后赶到现场,了解到这是一起双方屡次协商未果的商铺租赁纠纷,于是启动联调机制,邀请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涠洲人民法庭联合开展调解。 民警调查核实情况后归纳双方争议焦点,法官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角度向当事人分析其诉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签订和解协议。 这是涠洲岛创新的“四长”联动、三级联调解纷模式发挥作用的现实场景之一。 警长作为纽带,从37个“微信警务室”链接和调动村主任、船长和店长,依托村主任管社区村屯,船长管渔船渔民,店长管民宿餐饮,构建起全日动态监管、联调联处新模式。 在呈金字塔形的“格—站—庭”三级联调机制下,简单纠纷由村(社区)治保部门、网格队伍等力量一级调解,复杂纠纷由当事人“点单”选择“景中有景”工作站或司法所进行二级调解,疑难纠纷由涠洲法庭的法官进行庭前、诉中三级调解,逐级推动纠纷高质效化解。 这一制度的催生既源于涠洲岛的独特,也迫于涠洲岛的独特。“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拿来主义’。”郑光雄摊开了双手,说起当时的无奈,“外出考察了一圈,没有找到相似的可资借鉴的样本,只能立足于自身实际,尝试摸索适合自己的路。” 事实证明,适合的才是最佳的。 近3年来,涠洲岛共化解涉旅纠纷5000余起,化解率达94.85%,涠洲法庭受理案件数实现3年连续下降。 “上岛的游客不断增长,涉旅纠纷自然也逐渐递增,但进入诉讼的案件却在逐年减少,这就是创新多元解纷模式发挥的作用。”涠洲人民法庭庭长陆斐然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去年11月,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涠洲镇以其“管、快、创”化解海岛旅游纠纷工作法入选,成为广西入列的三家单位之一。 “涠洲岛创新运用‘管、快、创’化解海岛旅游纠纷工作法,有效防范、高效处置海岛涉旅纠纷,打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海岛样板。下一步,全市将以涠洲岛化解海岛涉旅纠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为契机,全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切实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海、法治北海。”北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蔡可辉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