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在法治化轨道上加强社会保险工作
· 强化法律对社会保险事业引领支撑作用
·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 共话防沙治沙共筑绿色屏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听取基层一线声音
共话防沙治沙共筑绿色屏障

( 2024-06-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甘肃检查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并围绕防沙治沙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其间,检查组在武威召开座谈会,听取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人员对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见建议。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今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今天,我们召开防沙治沙工作座谈会,主要是了解贯彻实施防沙治沙法等相关法律、依法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执法检查组副组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忠福说。
  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姜莉玲说,目前,民勤县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建议提高固沙造林投入标准,配套后续抚育管护、成果巩固资金,科研院所加快研发推广实用型治沙机械,为防沙治沙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古浪县239万亩沙化面积已完成治理236万亩,剩余的3万亩将在6月全面完成治理,率先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中的第一个歼灭战。”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郭万刚说。
  郭万刚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一些困难——土地沙化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方还有很多。建议从两个方面给予支持:一方面,通过立项开展中幼林抚育,加强林木后期灌溉补水、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措施;另一方面,将管护期纳入项目预算和管理,建设任务完工后,施工单位可持续对造林绿化苗木落实浇水、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护工作。
  自2007年以来,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执行主任马俊河带领团队通过网络募捐、组织全国各地志愿者等方式,到民勤县种植梭梭树开展防沙治沙活动,共带动5万多人次参与荒漠化及生态治理,建设了6个志愿者生态林,种植梭梭树等各类林木7万亩,成活率超过85%,有效解决了12个村庄周边的流动沙丘,生态治理效果明显。
  马俊河介绍说,在下一步工作中,计划成立生态环保基金会,募集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推动成立治沙生态研究院,提高生态治理的科技水平;发挥基金会与研究院的协同作用,推动生态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纪永福建议,鼓励相关林业院校设立治沙专业,提高防沙治沙科技人员的补贴,吸引有志青年报考治沙专业,为国家培养治沙专业人才;加大防沙治沙及荒漠化防治领域研发资金投入,加大研发力度;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团队、地方科研团队和政府部门各自优势,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防沙治沙工作合力;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治沙研究成果转化力度。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国务院防沙治沙工作情况报告列为年度监督工作重点,目的就是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推动法律全面有效实施、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推动我国防沙治沙工作高质量发展。”于忠福表示,大家介绍的情况客观清楚,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很强,我们会认真总结梳理,并与有关部门一起推动共性问题的整体解决,共同为依法推动防沙治沙工作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