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在法治化轨道上加强社会保险工作
· 强化法律对社会保险事业引领支撑作用
·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 共话防沙治沙共筑绿色屏障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甘调研防沙治沙

( 2024-06-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地处河西走廊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东西北三面均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担心民勤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固风沙,科学开展防沙治沙和国土绿化,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武威市市长马秀兰介绍说。
  近年来,甘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久久为功推进植绿护绿,推动构筑“绿色长城”。
  全国人大常委会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组近日在甘肃检查期间,围绕防沙治沙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检查组指出,甘肃是全国遏制风沙危害的战略前沿阵地,要坚持系统治理和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做好防沙治沙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居全国第四位和第五位。长期受库姆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侵蚀和影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甘肃省副省长雷思维在作防沙治沙工作有关情况汇报时说,甘肃坚决扛起防沙治沙政治责任,通过高站位谋划部署推进、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科学谋划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因地制宜发展沙区经济、大力弘扬治沙精神等措施,切实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甘肃修订《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办法》,出台《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编制《甘肃省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 年)》,指导沙区8市(州)分别编制了防沙治沙规划,研究建立“1+2+2+N”的工作体系(出台1个实施意见、修编两个规划、制定两大战役实施方案、组织实施N个重点项目),为防沙治沙工作提供法制和政策保障。
  甘肃省政府向检查组提交了一张防沙治沙成绩单:近十年,累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567.8万亩,在河西走廊北部1200多公里的风沙前沿地带建成460多万亩防风固沙林(带),470余处风沙口得到治理,1400多个村庄免遭流沙危害;在绿洲农区,营造农田林网114万亩,有效保护农田917万亩,初步建成区域性防护林框架体系,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绿洲向沙漠过渡地带整体推进了30公里,在保护河西走廊绿洲和阻止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99年开始,连续4个监测期呈现面积减少、程度减轻“双缩减”的态势,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形成防沙治沙民勤模式
  距离民勤县城30公里的红崖山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沙漠人工水库。作为民勤县唯一的地表水调蓄工程,是支撑、保障调节灌区灌溉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核心水利工程。
  “水库每年根据上游来水、水库蓄水及用水需求,统筹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动态调整调度计划,合理调度水资源,有效缓解了上游来水与灌区需水时间矛盾,减缓了地下水控采压力,推动水资源得到高效充分利用。”民勤县委书记李万权说。
  从红崖山水库驱车110公里,检查组来到了石羊河的尾闾湖——青土湖。青土湖区域是民勤绿洲最大的风沙口之一,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在这里呈合拢之势。
  近些年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以来,民勤县通过运用治沙新技术新材料、开展压沙造林、进行封禁保护、实施移民搬迁等措施,在青土湖区域开展大规模生态综合治理,青土湖区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马秀兰介绍说,武威通过健全完善治理机制、系统谋划建设布局、一体推进保护修复、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注重科技创新赋能、创新推进产业治沙、典型引领全民参与等措施,推动形成了防沙治沙的民勤模式,树立了生态治理的武威样板。
坚持科学防沙治沙用沙
  马秀兰坦言,当前的防沙治沙工作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不足,突出表现在治理任务依然艰巨、联防联治成效还不明显、生态用水保障不足。
  近年来,随着防沙治沙和生态治理不断向远山、深山、沙区推进,造林种草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生态恢复周期越来越长,防沙治沙和生态工程建设进入巩固成果、滚石上山、攻坚克难的新阶段,甘肃防沙治沙工作面临一些新的考验和困难。
  “全省尚有可治理沙化土地317.9万公顷以上,还有169.7万公顷的土地介于沙化和非沙化土地之间,极易成为新的沙化土地;已治理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丘)中,林草植被尚处于恢复阶段,极易遭受破坏;河西走廊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现有生态用水配额难以满足林木灌溉要求。”雷思维说。
  针对当前面临的困难,甘肃在部署下一步工作时提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沙治沙工作。
  雷思维表示,甘肃将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坚持科学防沙治沙用沙,加快实施重点项目,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推动形成防沙治沙合力,努力开创甘肃防沙治沙新局面。
  比如,在坚持科学防沙治沙用沙方面,落实“四水四定”,合理利用水资源,差异化设计造林密度、整地方式、栽植模式及抗旱技术,提高造林质量。立足生态禀赋,依托境内丰富的沙化土地资源和沙生植物资源,培育新兴业态,支持引导沙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相关的探索已经在进行。
  位于武威市凉州城区东北方30公里处的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规划占地面积50万亩,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园区规划光伏发电单元15个,配套330千伏升压站15座,共享储能电站15座。配套建设大数据调度中心、通场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按照规划来看,园区建成后年发电量260.25亿千瓦时,年产值75亿元,上缴税金5亿元。”凉州区区长崔振华介绍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