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在法治化轨道上加强社会保险工作
· 强化法律对社会保险事业引领支撑作用
·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 共话防沙治沙共筑绿色屏障

在法治化轨道上加强社会保险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组在川检查侧记

( 2024-06-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6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四川省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社会保险法贯彻实施情况。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文/图

  6月12日至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郑建邦率全国人大常委会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组在四川省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指出,四川省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工作及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初步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郑建邦强调,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具体体现,是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的重要举措。要增强法治意识,突出法治建设,在法治化轨道上加强社会保险工作。
一壶清茶讲述法治
  “社会保险有五种,养老工伤失业险,还有医保和生育,都不同。”“城乡居保好险种,覆盖面宽补贴多,档次随选门槛低,安逸。”……6月13日,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尧坝镇大鸿米店内,传出一阵阵清脆的敲锣声,社会保险法的相关知识被融入诙谐的“三句半”中,向台下的茶客们进行宣讲。
  一壶清茶话法治,茶越喝越淡,法入脑入心。自2012年起,尧坝镇在大鸿米店打造了“法治茶馆”,定期邀请各职能部门、法律工作者等讲述法治故事、宣传法律知识。同时,不定期开展法治宣讲,采用情景剧、三句半、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展演方式,将法言法语转换为百姓听得懂、记得住、记得牢的大白话予以推广。
  四川省副省长普布顿珠介绍,四川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法治宣传,通过紧密结合宪法宣传周、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保险法“法律七进”,常态化开展社保政策解读,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各相关部门也将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法规政策宣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以四川省医疗保障局为例,除做好社会保险法、《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外,2023年开展了全省医保经办系统练兵比武大赛,参加人员达1.9万人,既锻炼提升了经办业务能力,也面向群众科普了医保政策法规。
  在形式多样的宣传下,全民参保意识得到提升。截至2023年末,四川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576.4万人,参保率9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191.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584.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218.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132.8万人,自2019年以来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
一站服务力促便民
  只需在自助服务终端机上刷一下社保卡,便能立刻享受社保查询、证明打印、城乡居民保险缴费等多种服务。不仅如此,机器上还设有政策查询一栏,让民众随时查询知晓相关社保政策……6月12日,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四川省宜宾市市民中心,发现不少市民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大厅内放置的自助服务终端机前进行自主操作,机器上明晰的服务分类不仅便于大家使用,也省去了在人工窗口排队的时间成本。
  就医时各项繁琐的程序让不少患者叫苦不迭,在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很多患者享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在医院的自助服务终端机上,患者及家属不仅可以便利地办理入院手续、医保登记、出院结算等业务,还能随时查询就医一日清单,既方便就诊者掌握就医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过度医疗等问题。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医院推行“智慧+医保”,将医保服务搬到“码”上、搬入手机、搬进病区,实现了医保挂号、结算等“掌上办”“刷脸办”。同时注重“线上+线下”联动,通过建立临床科室“医保联络员”制度,协助监督医保政策执行,为“一老一小”和异地就医人员提供专业服务。
  四川省致力于把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质效作为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的重要抓手,推进信息化建设就是重要一环。普布顿珠介绍,目前,四川省已建成全省统一的社保、医保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省级集中管理,有效对接全国社保、医保服务等平台,拓展线上服务渠道,完善社保关系登记和转移接续措施,推进社保业务“一网通办”,实现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
  依托全省统一的社保信息系统,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推广“一门引导、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的集成式服务模式,推进“减证便民”、一件事一次办、告知承诺制和适老化服务、下延服务,目前已实现28项社保业务全省通办、20项跨省通办、17项下延至3101个乡镇(街道)、村(社区),“不见面、就近办、网上办”已成常态。
一张网络整治骗保
  守护社保基金安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四川省不断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的打击力度,2016年以来,四川省各级法院共审结社保骗保犯罪案件583件,其中医保骗保犯罪案件250件。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秦海汇报说,当前在司法实践中,打击骗保犯罪行为难度较大。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险制度运行涉及主体多、环节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骗保犯罪行为隐蔽性强,识别骗保违法犯罪行为难度大。另一方面,骗保案件存在审理认定难的问题。以医保骗保案件为例,药品来源的审查、个人诈骗金额的认定及相关证据的收集较为复杂,难以确定骗保金额。
  秦海建议进一步健全法院、人社部门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联合打击骗保等违法犯罪行为,统一辖区裁审标准和法律适用标准,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健康运行。
  医保骗保一直是社保骗保犯罪案件的“大头”。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四川省医保局一直将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作为重点工作,建立医保、纪检、检察、公安、卫健等多部门联合的整治网络,打击各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
  虽然已形成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但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局长邓正权指出,当前欺诈骗保犯罪呈现职业化、专业化趋势,导致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市、县两级暂无独立的医保基金使用监督执法机构,全省专职从事医保基金监管工作人员仅100余人,需对5万余家定点医药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及检查,监管力量薄弱。
  对此,他建议加大医保基金监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力度,在地市级设立医保基金监管行政执法专职机构,并实行地市级以下垂直管理,有效整合市、县两级力量,更好地统筹安排行政执法检查。建议出台《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更好地指导解决各地执法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