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文化
8 8/8 7 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志愿者二三事
· 芒种喜事
· 老扒手遇到了执着警察
· 榕树根与甲骨文
· 礼物
· 花开古城
· “110”赞

花开古城

( 2024-06-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范建生
  
  恩施古城有1400多年的历史。南宋淳祐三年,筑施州城,至清乾隆年间,扩建恩施城,到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迁至恩施,形成鄂西南重镇。古老的城墙城楼,显示出历史的厚重,文昌祠、六角亭、洗马池、书院、三义宫等古建筑,历尽沧桑,依然透出古城昔日作为施南府的高贵与尊严。
  花讯在清江岸一字铺开,樱花大道千株盛开的樱花,向人们传递着浓浓的春意。湛蓝的天空白云如絮,千姿百态的春梦舒卷起舞。一条红色的步道从绿荫中蜿蜒铺开,路两边是一株株的樱花,像芊芊少女举着一排排花篮,迎接人们步入春天的殿堂。走在“红地毯”上,人人都成了这场盛会的贵宾。“樱花一路盛妆开,好似嫦娥款款来。萌动春心情意盛,仙姿妩媚笑红腮。”樱花的每一朵花的花瓣都是浅粉中透着纯白,中间的花蕊是纯洁得没有一丝杂质的白色。这样美丽纯洁的花朵,不逊雪之白,不输梅之香,它丝毫不在意自己所处位置是高还是低,生存的土地是肥沃还是贫瘠,只待春风一声呼唤,全都尽情地绽放,以微小的光芒渲染着古城的美丽。漫步青青的河边,睁开眼睛,就看见清澈的自己,闭上眼睛,就看见自己微醺的倒影。
  一朵花孵化出一份故乡的情怀。我并不是古城人,那年,父母把童年的我从武汉带到恩施,居住在老城墙下。老城的学校里,响起我和同学朗朗的读书声。青石板铺成的老街,长满蒿草的城墙,蚊香树上的蝉鸣,城门洞的娃娃书摊,都在我心中沉淀出浓浓的古城情怀。我在古城生活了50年,弹指一挥间,再回老屋,物是人非,那口老井中晃动着月亮,模糊了我年少的脸颊,仿佛仍能照出母亲年富力强的身影……
  母亲把恩施当作第二故乡,积极参与恩施建设。记得每年母亲和她的姐妹们都会参加清江河畔的植树造林活动。红江桥修建的时候,母亲挑石头挑土,用毛巾擦拭汗水,参加义务劳动。在街道,母亲把爱献给孤寡老人。长大后,我也像母亲一样,投入到建设美丽恩施的热潮中,成为古城里的一名检察官,
  一朵花,记录一份时代的变迁。50多年过去,目睹了古城天翻地覆的变化。摇摇欲坠的木桥被现代斜拉桥取代,坑坑洼洼的马路变成了宽敞整洁的公路,荒郊野岭变成了美丽的公园广场,古城今非昔比。如今,恩施已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
  变化最大的,莫过于交通的改善。站在五峰山上眺望,古城新城风光尽收眼底。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如一条条巨龙从城郊穿过,奔向崇山峻岭、奔向远方。“两路”结束了恩施无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历史,使恩施快速融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
  山门被打开,涌入十万春风来,染绿山川大地,为古城注入了勃勃生机。我要告诉在天国的母亲,古城变得连我也认不得了,回老家的路近了,生活变得更加幸福了。
  在我遥望的视线里,古城曾一度隐去,漫天飞舞的雪花,又诗意般地把我带回裱满旧报纸、贴满年画的老房子里。老屋门窗斑驳陈旧,我依稀想起母亲扎着围裙在新年里忙碌的身影,炉火映照着母亲与大婶大嫂的脸,青瓦上弥漫着热腾腾的蒸气,远处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那是充满年味的古城,大红灯笼、除夕之夜的炉火,以及关帝庙的香火,温暖了古城的整个冬季。
  早晨起来,只见一朵窗花贴在窗户上,红红的,格外醒目和喜庆,那是母亲连夜剪的。
  花开古城,浅浅匀红,密密匝匝,牵出深深的情怀,读出幽幽的绿意,感悟一个花开忘忧、岁月静好的全新春天。一枝花笑吟吟地探了过来,原来故乡就住在一朵花里,那花儿未必开在原来的地方。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检察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