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特别报道
8 6/8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法治之笔绘就网络治理中国方案
· 1994-1999 幕启
· 2000-2011 跃进
· 网络法治建设三十年大事记
· 2012-今 鼎成
· 记者手记
· 中国网络法治30年

2012-今 鼎成

( 2024-06-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特别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网络法治建设也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短视频个性化推荐、智能人脸识别、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互联网日益与传统行业领域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各种依托移动设备的新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高速发展越来越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如何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新时代中国网络法治建设面前的一道时代命题。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同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授权重新组建的国家网信办负责全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并负责监督管理执法。
  同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
  2012年至今,我国网络立法逐步趋向全面涵盖网络信息服务、信息化发展、网络安全保护等在内的网络综合治理,步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施行,落实网络实名制,确立了维护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网络运行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等制度措施,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施行,全面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行为,明确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责任,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秩序,加强消费者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
  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施行,针对数据安全存在的风险隐患、建立完善数据分类分级管理、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数据安全审查制度。同时,支持促进数据安全与发展、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利用,提升国家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
  同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聚焦人民群众的关切,在有关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应遵循原则和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确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边界,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切实维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
  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施行,全面构建电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的综合治理制度,是一部专门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法律,是一部“小切口”法律,为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了法律支撑。
  ……
  同时,我国持续推进传统法律规范向网络领域延伸。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网络新业态下的民事权利保护作出专门规定,以专条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做了原则性规定等。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设“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罪”等;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这一行为方式明确为侵犯著作权罪犯罪行为方式之一……
  与网络领域相关的法律修改完善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如,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针对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平台食品安全责任、互联网广告发布、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等,完善相关制度规范。
  为系统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体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原则要求和监督管理体制、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制度。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同时,国家网信办等有关部门还发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截至目前,我国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50余部,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搭建起我国网络法治的“四梁八柱”,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我国网络执法活动聚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
  “清朗”“净网”“护苗”等系列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加大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淫秽色情、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算法滥用、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的治理力度。常态化组织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专项行动,持续整治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网络违法广告等突出问题,依法制止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知法懂法,方能守法敬法。互联网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网络法治宣传教育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互联网+普法”新模式不断拓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持续深化。全国网络普法行、全国网信普法进校园、全国网信普法进网站等普法活动创新开展。
  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始于中国、属于世界,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见证。
  2023年3月16日,《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网络法治建设的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情况,分享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经验做法。
  古人云,“三十而立”。站在中国网络法治建设三十年的历史起点上,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我们必将不断开拓新时代网络法治工作的新局面,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互联网星辰大海般的征途中,中国网络法治建设行稳致远,驶向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