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构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墙”
· 防风险 优服务 提质效
· 普法“小礼包”送到偏远农村群众家里
· 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 天津南疆港区开展“海上枫桥”创建活动
· 牡丹江市召开社会心理服务经验交流会
· 图片新闻

普法“小礼包”送到偏远农村群众家里

( 2024-06-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石飞
□ 本报通讯员 尹瀚 杨清华

  “感谢普法队员给我送的法治‘小礼包’。我收到后,仔细看了交通安全方面的资料,更加树牢‘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底线意识……”这是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马鸣乡大龙树村刘姓村民对前来回访的区乡普法队员说的一席话。
  近年来,马龙区为持续强化普法宣传,有针对性地在纸杯、抽纸和手提袋上印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普法宣传小标语,把纸杯、抽纸和普法宣传资料用手提袋统一装在一起组合成普法“小礼包”,由区乡普法队员和“法治副村长”共同送到偏远农村普法重点地区、重点对象家中,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增长法律见识、树牢法律底线意识。目前,该区精心制作的1.8万余个普法“小礼包”已全部送到偏远农村群众家中。
  马龙区为让偏远农村群众直观了解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法律法规,把“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崇尚科学、抵制邪教”和“智者以法护身、愚人以身试法”等通俗易懂的法治小标语印制在日常用品上,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到法律的影子,从而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蔚然成风。
  马龙区委政法委书记李云和说,马龙区围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建立“一村一名‘法治副村长’”,进一步优化整合区直单位挂联、干部包村、“政法干警入千村开展法治大宣传”等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每个村子都有一名“法治副村长”,使群众有事能找得到人、办事有人帮。每月组织普法队员深入村寨开展普法宣传、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形成区乡村紧密协同、联动高效的普法机制。把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矛盾纠纷多发地、乡镇中小学校、基层基础薄弱、边远农村地区等确定为重点普法区域,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
  针对不同的重点普法区域,实行“一村一策”、“一人一策”和“一事一策”,采取“一对一、面对面”谈话沟通和“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确保矛盾风险不升级、不激化,防范化解在早在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普法工作贯穿化解纠纷、排查隐患、信访接待、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等工作全过程,实现普法与调处化解、疏导稳控一体化推进。
  马龙区还积极开展“心系家乡办实事、亲人守法我来帮”普法活动,充分发挥公职人员亲缘、血缘和熟悉亲属性格特点等优势,大力倡导公职人员参与到普法活动中。积极发动公职人员每个季度,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公休假期、亲属办事、亲人生日、亲人聚会”等方式回乡一次。回乡以后,以入户拉家常、面对面或建立家庭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让普法率先走进公职人员自己的亲人家中、心中,切实发挥好公职人员的“领头雁”效应。目前已有88个单位、2602名公职人员、12267名亲属参与到“心系家乡办实事、亲人守法我来帮”普法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普法措施,逐渐让当地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