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构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墙”
· 防风险 优服务 提质效
· 普法“小礼包”送到偏远农村群众家里
· 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 天津南疆港区开展“海上枫桥”创建活动
· 牡丹江市召开社会心理服务经验交流会
· 图片新闻

深圳福田区构建“四全四心”协同格局
构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墙”

( 2024-06-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唐荣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委政法委了解到,福田区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全面纳入“大平安”格局,并在平安福田建设考评体系中设立未成年人保护专门考评项目,以及率先在全省推动建立“校、家、社、医、政、网”六位一体协同工作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2023年福田区在校学生个人极端案件较2021年、2022年明显下降,为全市最低。2023年度福田区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显示,学生抑郁、焦虑、失眠症状预警率均同比下降,心理健康防护水平大幅提升。
打造全链条的“心治”工作机制
  建立协同工作机制。2024年2月,福田区出台《福田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案》,由区委平安福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未成年人心理联防联控工作组,由区教育局牵头,区政法、卫健、公安等17个单位协同参与,各街道各社区对应设立工作小组,协同推进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推动建立“校、家、社、医、政、网”六位一体协同工作机制。
  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建立辖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工作。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和联勤联动制度,将心理健康疾病纳入学生常规体检,实现家庭、学校、社区、医院和职能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处置联勤联动,防范化解风险。2023年以来组织召开联席会议27次,协商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12起。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四级网络”运行机制,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一级预防”;专职心理教师、学生辅导员负责“二级预防、预警、干预与转介”;区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值班心理教师负责“三级干预与转介”;心理医师、社区心理咨询师负责“四级干预、治疗、跟进”。制定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置预案,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应急处置演练。
打造全覆盖的“心防”服务体系
  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立区、街道、社区、学校“1+8+10+92+117”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区设置1个心理健康中心,辖区8家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10个街道社康中心、92个社区、117所中小学校均设立心理咨询室,覆盖面达100%。整合区—街道—社区三级平安建设中心、心理健康服务门诊、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社区安心驿站、舒心驿站等阵地资源,打造心理资源服务站点“推广地图”。
  实施“五心”生命价值观教育工程。探索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合理化解学业压力。实施“正心”“强心”“安心”“聚心”“匠心”的“五心工程”,辖区内中小学校高标准配备专职心理教师252名,90%中小学教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由7名临床心理科医生分别挂点7个心理教研片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区属学校初一、高一学生实现全覆盖,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累计为超过13万名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测评。
  体教融合有力保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区中小学校100%创建体育特色校,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体育项目,建设体育特色项目区域联盟22个,举办各类联赛36项,体育联赛每年千余场次,2023年福田区中小学生体质测试整体优良率较2022年提升11个百分点,参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8所学校优良率达96.59%。
打造全方位的“心安”社区阵地
  建立校家社育人机制。统筹社区、学校、医疗机构等协同搭建“校家社一体化”家长学校教育平台,学校100%成立家长讲师团定期进校宣讲,830余名优秀家长讲师开展宣讲活动400余场,有效普及学生情绪管理、卫生健康等知识。推进心理韧性社区建设,对心理危机学生家庭建立档案,加强青少年及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请长假学生等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工作。开展“阳光成长”停学青少年家庭综合指导服务项目,对处于停学状态的11名心理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开展复学指导服务,其中7名未成年人已成功复学。率先在街道试点开展社会心理和社区康复“双社”融合建设项目,设立两条心理咨询热线,打造“双社融合项目心理提升中心”,今年一季度试点街道居民心理咨询服务人次同比上升36%。
  建立儿童友好基地。实现社区儿童议事会全覆盖,建成省、市、区级儿童友好基地168个,数量全市第一,并设立10个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构筑103个妇女维权站。推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及空间适儿化改造升级,因地制宜建设儿童之家、图书室、游戏角等,多维度提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创新志愿服务项目。创新推出“福至青心与爱同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打造全市最大的由社会组织运营的青少年心理公益服务平台,孵化5支志愿服务队伍,服务青少年、家长及教师逾82.1万人次,获评第十九届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2023年福田区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共资助心理健康领域项目12个,占全年资助项目总数三分之一。
打造全领域的“心智”网络屏障
  拓展心理服务平台。设立“安心驿站”“青春门诊”“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阳光姐姐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服务平台188个,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矩阵,助推心理咨询等服务体系化专业化发展。区心理健康中心“青春门诊”为辖区青少年就医开通绿色通道,对就诊人员均实施一人一档,全流程跟进随访,2023年接诊1511人次,有效缓解青少年心理压力。
  搭建智慧维权平台。构建妇女儿童智慧维权关爱系统,融入“民意速办”平台,妇儿权益事项实现“一网全收”,协同联动处置婚姻家庭纠纷、家庭暴力、亲子矛盾等问题,根据需求链接心理辅导等资源,实现妇女儿童维权关爱服务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2023年帮助1名遭受父亲、继母和继兄家暴的未成年人维权和提供心理辅导,成功实现反家暴。
  构建正向引导平台。围绕未成年人保护、亲子教育、亲子沟通、社会关爱倡导等主题,探索利用名人效应,拍摄公益宣传短片40多个,投放至视频号、抖音等线上传播媒介,扩大心理健康服务宣传覆盖面。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监测机制,将“轻生”“欺凌”等13项关键词纳入系统,24小时过滤感知,2023年共预警风险信息700余条,有效预防处置学生心理危机事件72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