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5 3/5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一体深化检察理论引领和检察实践创新
· 最高检发布第五十三批指导性案例
· 开封龙亭探索轻微刑案“简案快办”模式
· 清远清城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 关注·平安“童”行
· 南铁检察分院保障未成年人铁路出行安全
· 北京榜样在线公司推出反“跑分”实时监测管控系统
· 深圳大浪街道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 九三供电公司开展反窃查违行动
· 黑河启用首个智能无人供电营业厅
· 钦州开展清朗校园禁毒宣传教育

清远清城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 2024-06-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邓  君
□ 本报通讯员 何家茵 熊高露
  
  今年以来,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持续深化“1+6+N”(“1”是指综治中心,“6”是指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综合网格、“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N”是指其他综治与社会力量)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以“四化联动”(系统化部署、智能化防控、项目化创建、多元化解纷)切实降低基层不稳定因素存量和风险,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不断提升平安清城建设水平。
  清城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制定了《清城区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及部门“应哨”效能监督工作机制,完善了首问负责、风险研判等相关工作机制,各政法部门也分别制定了进驻镇(街)综治中心衔接工作机制。
  为提高智能化建设水平,该区自主开发建成“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项目,整合10多个职能部门资源,汇集了多图层电子地图、车辆识别、热成像感应、无人机监控、数据图片分析比对等功能。
  此外,清城区不断完善和推动“粤平安”平台的应用,结合日常宣传告知群众可通过平台反映诉求,逐步实现“人人都是信息员”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今年以来,该区在“粤平安”系统上办结案事件17919件,按时办结率为99.5%。
  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品牌,是清城区持续深化“1+6+N”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为推动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化解“忧心事”,洲心街道连江社区探索创建了以“平安驿站”为主阵地,以“共享会客厅”为辅阵地的解纷阵地圈。
  据介绍,“享连江平安驿站”于今年5月11日正式启用,是居民反映诉求、义警活动、解决群众矛盾纠纷的综合平台。在此基础上,连江社区还打造了兼具党群服务、社区议事、矛盾纠纷化解等多种功能的“连江社区共享会客厅”。
  “‘平安驿站’每天有社区民警进驻,是收集社情民意的前沿平台,群众有什么困难、问题,都可以到这里倾诉、寻求帮助。”连江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社区还以“平安驿站”与“共享会客厅”为载体,推出“连江伙伴”资源对接平台,建立社区服务规划需求清单,邀请党员群众、商户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加入“连江伙伴”,组成平安义警、平安楼栋长、平安商户、志愿服务队等多个基层治理队伍参与社区共建,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突发事件和安全隐患等。
  围绕警情源头治理工作,清城区以凤城、东城、洲心等街道为试点,分别组建推动7×24小时即时响应、规范化、标准化的联动队伍,整合执法、司法、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力量,主要承担“12345”平台流转的非警务警情处置工作。为确保联动队伍运作取得实效,该区制定了《清城区组建社会治理联动队伍开展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方案》,并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工作。
  “不仅有效缓解了派出所接处警压力,推动派出所更专注于主责主业,而且大幅加快了群众各类诉求的办理速度,提升了办结率。”清城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有效减少了对公安、应急等资源的依赖,提高了社会治理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能力。
  截至目前,清城区试点街道处置的非警务工单2999起,办结2723起,占辖区有效总警情的28.5%,平均受理时间由以前的一两天缩短到仅需4分钟,平均现场处置时间由以前的2日至5日缩短至33分钟,办结率达9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