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0/13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警景融合”让游客安享海昏文化盛宴
· 优质服务要素向企业顺畅流动
· 图片新闻
· 他射击的样子真帅
· 贺州中院判后答疑释法让群众打“明白官司”
· 基层治理更主动更精准更高效更惠民

他射击的样子真帅

( 2024-06-0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黄  洁
□ 本报实习生 屈羿辰
□ 本报通讯员 单思翔

  在几十个国家警界神枪手齐聚的2023年匈牙利世界警察射击大赛上,一名中国警察淡定自若,他稳稳拿起自己的比赛用枪,快速判断移动标靶规律,然后深吸一口气,扣动了扳机。随着几声清脆的枪响,这一届大赛“最佳国际射手”产生,这名中国警察的名字叫余帅。
  从武警特战队员到北京公安蓝剑特警,余帅15年如一日,像子弹一样不断向前,用坚守与付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出生于安徽六安革命老区的余帅,听着先烈们的故事长大,从小就萌生了参军报国的强烈意愿。长大后,他应征入伍,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加入武警某部特战部队。在部队中,余帅不仅经历了严格的训练和实战的洗礼,还练得一身高超的技战术和精准的枪法。
  2012年,面临退伍的余帅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成为蓝剑突击队的一员。作为尖刀部队,蓝剑突击队队员个个身手不凡,要想在这样耀眼的队伍里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余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考虑到自己本身枪法底子不错,余帅决定找准自己的定位,把全能射击作为主攻方向。
  “我之前在部队各种枪都打过,所以当时就想做一名全能枪手,狙击枪、防暴枪、手枪、步枪我样样都想打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刚入警那几年,余帅着了魔似的训练。为了练好操枪动作,他连续6年冬天深入到零下20多摄氏度的京西北山林,练习手枪据枪直到手臂僵直。他还将双手浸入冰水之中,再用僵硬似枯木的肢体关节,练习步枪扳机预压动作,一遍又一遍……常年的魔鬼训练让他的手掌布满了沟壑纵横的裂纹,虎口、食指都是老茧,粗糙得像一块磨刀的砧石。
  但在余帅心里,这还远远不够。在蓝剑突击队,余帅专攻全能射击,他不仅精通各类枪械的使用技巧,还深入研究射击原理和战术运用。“操枪的动作、扣动扳机的力度、移动的步速必须与现场的环境、目标相呼应,形成一整套机动链条。”余帅说,枪握在手中,不是冷冰冰的钢条木块,而是枪手身体的延长,“身从枪入,意自枪出”。
  实战训练中,余帅会利用自身优秀的态势感知能力,迅速在大脑中模拟出场地3D场景图像,从而规划出最便捷的射击路线,并根据不同掩体切换出最合适的射击姿势。每次任务结束,他还会对场景还原复盘,筛查不足,总结优化路径方案。
  余帅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一次抓捕行动中,余帅和队友们面临着视野差、距离远、目标不固定等多种不利因素,但他们最终成功在黑暗中抓住了稍瞬即逝的战机,果断出击,一举拿下犯罪嫌疑人,确保了周边群众的安全。
  数年如一日地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最终让余帅在2019年的世界警察手枪比赛实用射击比赛中赢得了全世界的欢呼,他和他的战友们一举夺得团体冠军和警察两项射击团体亚军两项荣誉。
  但这仍不是余帅奋斗的终点。这些年的训练、实战、比赛,让余帅对公安工作有了更深的思考,他立志要将自己对警用装备和警务技战术的思考推广出去,传承下去。从那之后,余帅又有了一个新的称谓——教官。
  “每一次扣动扳机,都要把它当作一次实战,对每一次射击,都要有敬畏之心。”在学员们眼中,余帅是严肃的,每一次射击训练前,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射击安全与技法提示。余帅说,这既是为了提升训练的安全性、规范性,更是要让大家树立起“枪弹无小事”的敏感意识,让射手们对击发的每一颗子弹负责。
  二十余载警营拼搏,余帅始终坚信:“不管前方的道路有多崎岖,只要朝着认定的方向前进,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