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13 2/13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全力解民忧 坚决保民安 主动惠民生
· 二十条措施构筑法治服务政策矩阵
· 图片新闻
· 源头施治 筑牢防线
· 述法点评成了“必修课”
· 纪念国家赔偿法颁布30周年座谈会举行
· 信用修复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述法点评成了“必修课”
陕西夯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职责

( 2024-05-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下面由渭南市、商洛市、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进行现场述法。”近日,陕西省委书记、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主任赵一德主持召开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会议,听取部分地市和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述法,并逐一点评,肯定亮点成效,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整改。
  这是陕西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开展述法点评工作的生动场景。
  近年来,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开展述法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创新推行述法点评工作机制,高位推动省级述法点评工作,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力推动更高水平法治陕西建设。
  据统计,2023年陕西全省各级各部门共有14183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述法点评,县级以上党政主要负责人实现述法点评工作全覆盖。
积极探索创新
  “为了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进一步完善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的约束机制,2020年,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在落实中央部署开展述法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了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机制。”谈起陕西述法点评工作亮点,陕西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厅长杨政国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就是由市县党委书记或市县政府党组书记定期主持召开点评会议,对下一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本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法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集中点评。法治建设方面的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可以进行随机点评,法治建设领域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也可专题点评。
  “建立这项机制的目的是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杨政国坦言。
  据了解,早在2020年9月,陕西省委依法治省办印发《建立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机制试点方案》,率先在咸阳、商洛开展工作试点。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2021年5月,陕西省印发《关于建立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机制的意见》,在全省各市县开展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
  2022年6月,陕西省委依法治省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述法点评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市县述法点评工作的统筹谋划,并在严格落实省级部门年终述法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制度机制,部署省级部门开展述法点评工作试点。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共有6922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述法点评,11个市(区)107个县(市、区)实现述法点评工作全覆盖。在陕西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事件”暨第三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中,“全国首创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机制切实夯实‘一把手’履行法治建设责任”被评为“十大法治事件”。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抓牢关键环节
  经过近3年的实践、总结和完善,2023年6月,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述法点评工作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省全面推行述法点评工作机制。
  如今,“述法点评”已成了陕西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必修课”。
  如何将这堂“必修课”上得精彩?在陕西省委依法治省办组成人员、省司法厅副厅长师建平看来,明确述法点评内容、抓牢关键环节最重要。
  根据《通知》,陕西在对照中央部署,明确述法点评要重点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新论断新部署情况等七方面内容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关注基层法治实践、群众普法宣传、企业法律服务等与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治工作典型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等。同时将中央依法治国办实地督察中指出的行政应诉“一低一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低、行政机关败诉率高)问题,纳入述法点评重要内容。
  为规范述法点评工作运行程序,陕西省进一步优化深入查找问题、认真撰写述法报告、现场述法及当面点评、建立台账狠抓整改等重点工作流程。
  其中咸阳市结合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通过向各县(市、区)派出调研督导组查阅资料、明察暗访,邀请西北政法大学专家团队现场查看、座谈交流、开展全方位“法治体检”等方式,深入查找法治建设突出问题,为点评做到“准、实、透”筑牢基础。渭南市针对述法点评指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发出整改反馈函,在年终法治建设考核中增加履职能力测评,发放测评表1380余张,测评对象109人,从六个方面评议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推动述法点评、督察整改、评议反馈工作链条完整闭合。
  去年以来,陕西各地通过建立健全府院联动机制,按期通报行政应诉工作情况,有力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低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23年底全省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8%,今年第一季度达100%。
突出点评实效
  记者注意到,为避免述法工作流于形式,陕西“述法”对象不仅要晒法治“成绩单”,更要列出明确具体的问题清单,建立切合实际的整改台账,拿出长效长治的工作举措。并且,陕西各地在工作中突出结果运用,避免“一述了之”。
  “述法结束后,我们将述法点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列入年度法治督察重点内容,要求述法对象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落实,存在严重问题和整改不力的,在下一年度述法点评工作中进行专题通报。”师建平向记者介绍。
  为切实增强述法点评机制的刚性约束,不断提升工作实效,陕西各地结合实际谋划推进。比如,安康等市将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法治建设指标,强化述法的考核属性;榆林、商洛两市将述法点评拓展到市县主要负责同志点评法治政府建设,并对反馈问题未整改到位的县(市、区)和部门在法治建设考核中扣分,“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
  如今,这些“硬性”要求已经成为陕西全省各级各部门推进述法点评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形成了上下持续推进述法点评工作的良好态势。
  “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在咸阳市2023年度述法点评会议上,杨政国对该市述法点评工作予以肯定的同时,对做好问题整改、注重结果运用、做好述法点评“后半篇文章”提出了工作建议。
  “下一步,陕西将更加深入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深化述法点评工作机制,持续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不断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杨政国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