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9 3/9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机制创新做优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 “小法庭”释放诉源治理“大能量”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 承德检察结合地域特点开展专项监督
· 绥化警网合力护航农耕生产
· 新业态新模式对行政监管带来挑战
· 高质效履职解决百姓急难愁盼

“小法庭”释放诉源治理“大能量”
甘肃法院推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跨越式发展

( 2024-05-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周文馨 赵志锋

  “我买的全价票,为什么只能选择一条线路游览?”近日,一名刚参观完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的小伙子走进麦积山下的旅游纠纷巡回审判点。
  麦积区人民法院甘泉“旅游法庭”工作人员赶忙递上一杯水,并联系景区负责人前来处理。
  在景区和法庭工作人员耐心调解下,小伙子对于景区出于游客安全、文物保护、通行效率和参观舒适度等方面的初衷表示理解。
  临行时,小伙子对法官点赞说:“麻辣烫很香,旅游法庭很赞!”
  近年来,甘肃法院立足马锡五审判方式发源地的优势,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抓手,持续推动人民法庭工作正规化、规范化、专业化、现代化,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司法服务能力,推动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小法庭”释放诉源治理“大能量”。
审判质效稳步向好
  在镇原县孟坝镇,同村村民李成与李祥、李云(均为化名)因为一条路多次发生纠纷,邻里关系急转直下。
  原来,李成一家人出行必须经过李祥、李云两家住宅中间的一条小道,近年来由于道路两侧种植黄花菜等作物,导致车辆无法出入,对李成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李成诉至法院,请求排除妨碍。
  为一次性实质化解纠纷,3月20日,孟坝人民法庭庭长余浩军邀请司法所、村干部一同参与调解。
  “路面加宽了,不只对原告有好处,你们两家出行也方便。”
  “你损坏人家地里庄稼也有不对的地方。”
  “一个村里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都让一步吧。”
  余浩军和镇村干部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引导双方正确处理意见分歧。
  经过反复沟通多方劝解,当事人的心结打开了,调解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李祥、李云同意让出部分路面,李成也表示愿赔偿对方农作物损失等。
  调解协议达成后,法官拿起锄头等工具,带头清理障碍物,两个多小时后,一条笔直的道路呈现在大家面前。
  法官手中一件案,百姓心中一片天。近年来,孟坝法庭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最接地气的方式化解农村常见纠纷600余件,让当事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效司法服务。
  据介绍,近3年来,全省人民法庭审(执)结案件39.8万件,占全省基层法院案件总量的27.5%,有些法庭调撤率达90%以上,整体呈现调解多、判决少,适用简易程序多、适用普通程序少,服判息诉多、涉诉信访少的“三多、三少”态势,审判质效稳步向好。
服务大局特色鲜明
  “我辛苦种了一年,你说不收就不收了,我的损失谁来承担?”
  “咱们签的合同,明确约定了果穗标准,不符合标准的我肯定无法收购。”
  今年1月,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法院西郊“种子法庭”受理一起种植回收合同纠纷案件。
  面对当事双方各执己见的情况,“种子法庭”及时启动专家咨询、专业化审理、专家陪审的“三专合一”工作运行机制,向行业专家进行咨询并研究提出纠纷化解建议,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案顺利办结。既有效维护了正常的种子市场秩序,又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专家咨询、现场办案是西郊“种子法庭”化解涉种纠纷、守护农业“芯片”的有力抓手。
  张掖市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每两粒玉米种子就有一粒产自张掖。
  作为集中管辖甘州区制种产业纠纷的“种子法庭”,西郊法庭组建专门合议庭,与高校、种子管理部门、制种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专家库,遴选11名专家型人民陪审员参与化解各类涉种纠纷,为涉种案件审理提供专业支持。
  西郊“种子法庭”庭长彭勋介绍说,2020年以来,该法庭共办理涉种纠纷443件,平均解纷周期仅为17天,调解成功率超过80%,涉种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
  据悉,全省各地人民法庭服务大局,乡村法庭找准服务乡村振兴、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守护生态环境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建立“种子法庭”“苹果法庭”“寒旱薯草法庭”等特色法庭,切实护航县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治理务实高效
  4月的文县碧口镇马家山茶园,忙碌的茶农、翠绿的茶树,展现一幅美丽画卷。
  “今年的茶叶销量怎么样?”
  “有没有拖欠货款的情况?”
  “要谨防上当,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为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源头减少涉茶矛盾纠纷,文县人民法院碧口法庭及时将“云上共享法庭”送到茶园里。
  “云上共享法庭”是陇南法院打造的便民服务小程序,通过云上咨询、在线调解、诉讼服务等多个板块,向当事人提供“云指导”“云调解”“云立案”“云开庭”等服务,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最近采茶太忙走不开,我还想着哪天抽时间专门到法庭去一趟!”听到不出茶园就能解决纠纷,一位茶农立马走到法官身边,唠起他的“心事”。
  法官当即与茶农耐心交谈,并指导茶农如何通过手机使用“云上共享法庭”进行网上咨询、网上立案等。
  文县法院深度推广运用“云上共享法庭”,通过诉讼服务中心一对一宣传、微信公众号共享链接、各乡镇张贴海报等方式,让司法力量下沉基层一线,倾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据介绍,全省各地人民法庭积极探索矛盾纠纷的类型化、集约化、专业化化解,对道路交通、劳动争议、医患矛盾、家事物业纠纷等案件探索由人民法庭集中受理、高效办理。同时,各级法院指导人民法庭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创新司法服务方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促进治理务实高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