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 本报通讯员 田胜平
“装小动物,要挑3个月的竹子;制作竹编画,要挑1年的竹子;制作全竹包,要挑8至9年的竹子……” 4月25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极竹堂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细心地为65名参训学员进行授课,讲述如何挑选合适的竹子做不同的竹编产品。 杨昌芹是一名“90后”,年纪不大,但手艺高超,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赤水竹编”作为黔北地区一项古老又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竹编是一门复杂的工艺技术。一根竹子,要经过选竹、刮青、破竹、加工、起篾、染色、煮篾、拉丝、编织等20多道工序,才能变成花瓶、茶壶等精美的竹编艺术品。 杨昌芹出生于印江县的一户苗族人家。小学四年级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姐妹三人艰苦度日。15岁那年,为减轻母亲负担,她放弃进入县重点高中学习的机会,选择外出打工。凭着对竹编的好奇,2007年,杨昌芹来到赤水市学习“赤水竹编”这门手艺,从此与竹编结下不解之缘。 轻了削不下,重了割到手,刚开始学习这门手艺时,由于把握刀的力度不准,杨昌芹经常边流血边做工。但杨昌芹的个性就是不轻易服输,只要认定的事就会坚持到底。别人花1天时间,她就花10天时间,直到满意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4年的苦学苦练,杨昌芹熟练掌握了竹编技艺。 2012年5月,杨昌芹注册成立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主营竹编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加工,兼顾文化旅游商品的销售,并创立了“极竹堂”品牌。在继承传统竹编技艺的基础上,她还根据现代人审美及市场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竹编书画”“竹编提包”“瓷胎竹编”等系列竹编作品,深受市场青睐。她也先后荣获“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荣誉称号。 不管订单多大,杨昌芹对产品的要求从不含糊:公司严把质量关,7天内无条件退货换货,每位员工都有一个编号,依据编号进行质量监测……工作中,杨昌芹想尽办法也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到最好,让“赤水竹编”享誉海内外。 出生于1990年的杨昌芹已经是一名连任两届的“老代表”。2018年3月5日,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杨昌芹走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向全世界讲述了贵州赤水竹农通过赤水竹编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这个经历让她终生难忘。 杨昌芹的手上,有29道清晰的伤疤,每一道都是她努力拼搏的见证。从学手艺、谋生计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断“充电”学习是杨昌芹的常态,每年她都要自费到上海等地高校学习美术设计,希望能将时尚设计和竹编技艺结合,让非遗真正做到“活态”传承。 提的包,戴的手镯、耳环,都是竹编,竹编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杨昌芹的点滴生活。18年来,杨昌芹带领当地村民把300多种竹类、面积逾132.8万亩竹林变成了“绿色宝库”和“生态银行”。让漫山遍野的竹林,变成帮助群众增收、带动群众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绿色黄金”,这位年轻的“手艺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青春逢盛世,拼搏正当时。作为一名“90后”,成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感到无比骄傲和幸福。在今后的工作和履职中,我将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
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
|
29道伤疤见证奋斗的青春
|
|
|
|
( 2024-04-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
|
图②:杨昌芹在将竹篾拉丝。 |
|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 本报通讯员 田胜平
“装小动物,要挑3个月的竹子;制作竹编画,要挑1年的竹子;制作全竹包,要挑8至9年的竹子……” 4月25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极竹堂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细心地为65名参训学员进行授课,讲述如何挑选合适的竹子做不同的竹编产品。 杨昌芹是一名“90后”,年纪不大,但手艺高超,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赤水竹编”作为黔北地区一项古老又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竹编是一门复杂的工艺技术。一根竹子,要经过选竹、刮青、破竹、加工、起篾、染色、煮篾、拉丝、编织等20多道工序,才能变成花瓶、茶壶等精美的竹编艺术品。 杨昌芹出生于印江县的一户苗族人家。小学四年级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姐妹三人艰苦度日。15岁那年,为减轻母亲负担,她放弃进入县重点高中学习的机会,选择外出打工。凭着对竹编的好奇,2007年,杨昌芹来到赤水市学习“赤水竹编”这门手艺,从此与竹编结下不解之缘。 轻了削不下,重了割到手,刚开始学习这门手艺时,由于把握刀的力度不准,杨昌芹经常边流血边做工。但杨昌芹的个性就是不轻易服输,只要认定的事就会坚持到底。别人花1天时间,她就花10天时间,直到满意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4年的苦学苦练,杨昌芹熟练掌握了竹编技艺。 2012年5月,杨昌芹注册成立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主营竹编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加工,兼顾文化旅游商品的销售,并创立了“极竹堂”品牌。在继承传统竹编技艺的基础上,她还根据现代人审美及市场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竹编书画”“竹编提包”“瓷胎竹编”等系列竹编作品,深受市场青睐。她也先后荣获“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荣誉称号。 不管订单多大,杨昌芹对产品的要求从不含糊:公司严把质量关,7天内无条件退货换货,每位员工都有一个编号,依据编号进行质量监测……工作中,杨昌芹想尽办法也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到最好,让“赤水竹编”享誉海内外。 出生于1990年的杨昌芹已经是一名连任两届的“老代表”。2018年3月5日,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杨昌芹走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向全世界讲述了贵州赤水竹农通过赤水竹编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这个经历让她终生难忘。 杨昌芹的手上,有29道清晰的伤疤,每一道都是她努力拼搏的见证。从学手艺、谋生计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断“充电”学习是杨昌芹的常态,每年她都要自费到上海等地高校学习美术设计,希望能将时尚设计和竹编技艺结合,让非遗真正做到“活态”传承。 提的包,戴的手镯、耳环,都是竹编,竹编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杨昌芹的点滴生活。18年来,杨昌芹带领当地村民把300多种竹类、面积逾132.8万亩竹林变成了“绿色宝库”和“生态银行”。让漫山遍野的竹林,变成帮助群众增收、带动群众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绿色黄金”,这位年轻的“手艺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青春逢盛世,拼搏正当时。作为一名“90后”,成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感到无比骄傲和幸福。在今后的工作和履职中,我将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