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能守护敦煌,是我的福气。” 4月的一天,暖阳照身。在北京北四环的一家小咖啡馆,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敦煌研究院之间长达32年的缘分。 从文物保护修复的“小白”成长为专家级“文物医生”,一路走来,汪万福见证了不老敦煌的青春故事以及一代又一代的文脉守护者克服万难全力守护文脉的奋斗历程。 记忆中清理不完的积沙 作为新一代“敦煌守护神”,汪万福的专业并非考古,而是林学。 1992年,敦煌莫高窟生物固沙国际项目急需专业人才。汪万福被选中调入敦煌研究院工作,接手莫高窟崖顶生物固沙项目。自此,他工作和生活的重心再也没离开过敦煌研究院。 莫高窟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东南缘和鸣沙山东麓,该地区风力强劲、气候干燥,长期遭受积沙、风蚀、粉尘以及沙丘移动等灾害的威胁。20世纪四十年代,莫高窟下层洞窟全部是积沙,常书鸿等第一代莫高窟文物保护人日常的工作就是清理积沙。总也清理不完的沙,让老一辈莫高窟人记忆犹新。 “风沙是影响洞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极易造成壁画彩塑褪色、龟裂、脱落。当时,我们每年要从窟区清理三四千吨沙子。”汪万福说,为了解决风沙危害,敦煌研究院联合国内外多个机构的专家和学者,付出了长达近80年的艰辛努力。可以说,莫高窟风沙防治的历史是一场莫高窟人与风沙抗争的“马拉松”。 如今,保护莫高窟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升级完善,莫高窟风沙灾害得到缓解,预防性保护监测预警体系初具规模。进入窟区的年积沙量减少了85%以上,有效减轻了风沙对石窟围岩、窟内壁画和彩塑的损害程度。 大漠深处的“文物医生” 当年,敦煌研究院人手不够,于是,林学专业的汪万福“半路出家”,跟着学起了古代壁画修复技术。带他入门的,是敦煌研究院修复师、“大国工匠”李云鹤先生。渐渐地,汪万福学会了不少文物修复技术。 除尘、注胶、滚压、回贴……穿梭在洞窟和脚手架上,一点一点修复壁画,极度考验耐心和恒心。 “会不会觉得工作很枯燥?” 面对记者的这一疑问,汪万福笑着说:“不会。文保工作实践性很强,在保护过程中能找到很多乐趣。我们的工作和大夫是一样的,大夫给人看病,我们给文物治病。对壁画进行修复时,我们会像给小孩打针一样小心。” 这些年来,汪万福先后参与了莫高窟九层楼、上中寺修缮和部分洞窟的保护修复工作。看到岌岌可危的文物经自己之手重焕勃勃生机,汪万福觉得这种幸福是无法言喻的。 “我们十分注重壁画彩塑的日常保养维护,防止一些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这样文物才能留存得更久一些。”汪万福说。 有人曾问汪万福,莫高窟能不能再保存1000年?对此,汪万福充满自信:“只要外部环境条件不发生大的变化,依托目前的文保科技力量,为莫高窟延年益寿到下一个千年,没有问题。” 确保文保事业后继有人 只要在研究院,汪万福每天都会到现场去看看。30多年了,莫高窟在汪万福的眼中依旧很有新鲜感。 “做文物保护,不但要有热爱和喜爱,同时也要有敬畏心。”汪万福说。 保护好莫高窟,环境、技术等只是基础,“人”也很关键。这些年,敦煌研究院先后与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以及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持续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但现在,还是缺人。”汪万福坦言,目前文博系统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还比较缺乏,具备精湛修复技艺与知识水平的文物保护修复师更为稀缺。 2021年,人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颁布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这让汪万福十分兴奋,在他看来,标准在全国的推广落地会让一线的文物修复师也有上升的空间,获得归属感,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文物保护事业中。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汪万福曾专门提出建议,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文博机构优势专业,加快建设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让敦煌之美永世流传 采访接近尾声之际,汪万福拿出手机,向记者演示如何随时随地“看见敦煌”。 “现在我们已对近300个洞窟进行了数字化采集。这些图像经过处理以后,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自由探索石窟的细节,包括平时去现场根本看不到的一些石窟、彩绘、壁画等。” 2016年5月1日,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在互联网上一次性“开凿”出跨越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10个不同朝代的30个经典洞窟,向全球开放。“在线复制”出的“虚拟敦煌”,让敦煌的美可以永世流传。 目前,汪万福的团队已经采集了300TB数字敦煌数据库,这意味着不吃不喝也要看上70年。但这也只是完成了总量的不到一半。“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加快数字化采集。希望能从国家层面制定颁布统一的文物数字化标准,从采集、整理、存储、加工、使用全流程纳入标准规范,强化文物资源、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和开发应用,实现文物可公开数据的资源共享,促进我国文物数字化行业创新性与可持续性发展。”汪万福说。 过去几十年里,每年全国两会上,都有莫高窟人的身影。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苏伯民等多位院长都曾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如今,这个接力棒交到了汪万福手中,关于莫高窟文物保护的故事还在继续。
|
|
一生一世一件事
|
访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
|
|
|
( 2024-04-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能守护敦煌,是我的福气。” 4月的一天,暖阳照身。在北京北四环的一家小咖啡馆,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敦煌研究院之间长达32年的缘分。 从文物保护修复的“小白”成长为专家级“文物医生”,一路走来,汪万福见证了不老敦煌的青春故事以及一代又一代的文脉守护者克服万难全力守护文脉的奋斗历程。 记忆中清理不完的积沙 作为新一代“敦煌守护神”,汪万福的专业并非考古,而是林学。 1992年,敦煌莫高窟生物固沙国际项目急需专业人才。汪万福被选中调入敦煌研究院工作,接手莫高窟崖顶生物固沙项目。自此,他工作和生活的重心再也没离开过敦煌研究院。 莫高窟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东南缘和鸣沙山东麓,该地区风力强劲、气候干燥,长期遭受积沙、风蚀、粉尘以及沙丘移动等灾害的威胁。20世纪四十年代,莫高窟下层洞窟全部是积沙,常书鸿等第一代莫高窟文物保护人日常的工作就是清理积沙。总也清理不完的沙,让老一辈莫高窟人记忆犹新。 “风沙是影响洞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极易造成壁画彩塑褪色、龟裂、脱落。当时,我们每年要从窟区清理三四千吨沙子。”汪万福说,为了解决风沙危害,敦煌研究院联合国内外多个机构的专家和学者,付出了长达近80年的艰辛努力。可以说,莫高窟风沙防治的历史是一场莫高窟人与风沙抗争的“马拉松”。 如今,保护莫高窟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升级完善,莫高窟风沙灾害得到缓解,预防性保护监测预警体系初具规模。进入窟区的年积沙量减少了85%以上,有效减轻了风沙对石窟围岩、窟内壁画和彩塑的损害程度。 大漠深处的“文物医生” 当年,敦煌研究院人手不够,于是,林学专业的汪万福“半路出家”,跟着学起了古代壁画修复技术。带他入门的,是敦煌研究院修复师、“大国工匠”李云鹤先生。渐渐地,汪万福学会了不少文物修复技术。 除尘、注胶、滚压、回贴……穿梭在洞窟和脚手架上,一点一点修复壁画,极度考验耐心和恒心。 “会不会觉得工作很枯燥?” 面对记者的这一疑问,汪万福笑着说:“不会。文保工作实践性很强,在保护过程中能找到很多乐趣。我们的工作和大夫是一样的,大夫给人看病,我们给文物治病。对壁画进行修复时,我们会像给小孩打针一样小心。” 这些年来,汪万福先后参与了莫高窟九层楼、上中寺修缮和部分洞窟的保护修复工作。看到岌岌可危的文物经自己之手重焕勃勃生机,汪万福觉得这种幸福是无法言喻的。 “我们十分注重壁画彩塑的日常保养维护,防止一些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这样文物才能留存得更久一些。”汪万福说。 有人曾问汪万福,莫高窟能不能再保存1000年?对此,汪万福充满自信:“只要外部环境条件不发生大的变化,依托目前的文保科技力量,为莫高窟延年益寿到下一个千年,没有问题。” 确保文保事业后继有人 只要在研究院,汪万福每天都会到现场去看看。30多年了,莫高窟在汪万福的眼中依旧很有新鲜感。 “做文物保护,不但要有热爱和喜爱,同时也要有敬畏心。”汪万福说。 保护好莫高窟,环境、技术等只是基础,“人”也很关键。这些年,敦煌研究院先后与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以及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持续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但现在,还是缺人。”汪万福坦言,目前文博系统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还比较缺乏,具备精湛修复技艺与知识水平的文物保护修复师更为稀缺。 2021年,人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颁布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这让汪万福十分兴奋,在他看来,标准在全国的推广落地会让一线的文物修复师也有上升的空间,获得归属感,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文物保护事业中。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汪万福曾专门提出建议,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文博机构优势专业,加快建设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让敦煌之美永世流传 采访接近尾声之际,汪万福拿出手机,向记者演示如何随时随地“看见敦煌”。 “现在我们已对近300个洞窟进行了数字化采集。这些图像经过处理以后,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自由探索石窟的细节,包括平时去现场根本看不到的一些石窟、彩绘、壁画等。” 2016年5月1日,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在互联网上一次性“开凿”出跨越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10个不同朝代的30个经典洞窟,向全球开放。“在线复制”出的“虚拟敦煌”,让敦煌的美可以永世流传。 目前,汪万福的团队已经采集了300TB数字敦煌数据库,这意味着不吃不喝也要看上70年。但这也只是完成了总量的不到一半。“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加快数字化采集。希望能从国家层面制定颁布统一的文物数字化标准,从采集、整理、存储、加工、使用全流程纳入标准规范,强化文物资源、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和开发应用,实现文物可公开数据的资源共享,促进我国文物数字化行业创新性与可持续性发展。”汪万福说。 过去几十年里,每年全国两会上,都有莫高窟人的身影。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苏伯民等多位院长都曾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如今,这个接力棒交到了汪万福手中,关于莫高窟文物保护的故事还在继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