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奏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大合唱”
· 进一步明确裁判标准提升案件审判效果
· 1422名戍边民警获颁戍守边疆纪念章
· 湖北力争知产小额诉讼案件1个月内审结
· 图片新闻
· 黑龙江林区法院推行司法生态修复机制
· 法官包村接地气 司法服务暖民心
· 综合施策全力护航“千年鸟道”
· “法治引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 优机制强保障严执法固生态

法官包村接地气 司法服务暖民心
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多举措推进诉源治理

( 2024-04-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这是租金减免相关的政策,还有一些类似案例,村里可以参考一下,咱们争取把跟租户的纠纷给化解了……”3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杨金人民法庭法官王尧从包里掏出一沓材料对杨槐村负责人说。
  原来,承租杨槐村集体商业用房的20余户承租人以洪水、疫情等为由主张减免租金,包村法官王尧得知此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各方进行调解,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我们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行法官包村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深入基层的阵地优势,主动延伸司法职能,着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人民法庭,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金水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闫明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截至目前,全院12名员额法官深入到18个村(社区)担任包村法官。
  在实践中,包村法官与当地党委政府综治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互相沟通联系,组织人民调解员开展专题研讨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合力,以共治促善治。
  “包村法官积极协助所包村庄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倡导人民群众依据村规民约进行自治,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切实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推动构建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现已协助黄岗庙、来童寨、马渡等村依法制定村规民约。”杨金人民法庭负责人余学锋说。
  针对具有普法意义的案件,包村法官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将法庭搬到村庄院落、田间地头,就地审判、就地释疑,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效果,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学法守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