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奏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大合唱”
· 进一步明确裁判标准提升案件审判效果
· 1422名戍边民警获颁戍守边疆纪念章
· 湖北力争知产小额诉讼案件1个月内审结
· 图片新闻
· 黑龙江林区法院推行司法生态修复机制
· 法官包村接地气 司法服务暖民心
· 综合施策全力护航“千年鸟道”
· “法治引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 优机制强保障严执法固生态

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进一步明确裁判标准提升案件审判效果

( 2024-04-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本报北京4月2日讯 记者张昊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个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回应实践中存在的危害公共安全刑事案件法律适用、刑事政策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裁判标准,提升案件审判效果。
  此次发布的5个典型案例中,“李某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涉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问题,明确了高空抛物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标准;“王某岗破坏易燃易爆设备案”明确破坏正在使用的油气设备盗窃油气导致发生火灾的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同时构成盗窃罪的应择一重罪处罚;“刘某魁、孙某梅非法买卖枪支案”明确审理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刑事案件不能唯枪支数量论,需要综合考虑包括枪口比动能等在内的案件各方面情节,合理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确保罪责刑相适应;“祁某华重大责任事故案”涉及近年来发生的一起重大建筑物坍塌事故,明确对于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起最关键作用的首要责任人要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心理期待;“吴某波危险作业案”明确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的危险作业罪这一新罪名的定罪标准,有利于司法实践中准确适用该罪名有效惩治严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据介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涉及行业领域广泛,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各级人民法院将不断加强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归纳总结,正确理解、准确适用法律,确保相关案件特别是影响重大案件得到依法妥善处理;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依法履行好司法建议职责,针对审判实践中发现的基层社会治理和风险防控、危险物品管理管控、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开展监管执法活动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趋势性问题,积极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司法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堵塞漏洞、改进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风险隐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