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窗口
8 2/8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新疆伊宁巴彦岱法庭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 河南尉氏检察当好农民工“护薪人”
· 佛山公安四维着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北京门头沟法院发布建工领域法律风险解答
· 合肥经开精准打击街面侵财违法犯罪
· 数千遗失证件物品从这个小岗位“回家”
· 缙云法院打造破解执行难的“山区样板”

缙云法院打造破解执行难的“山区样板”

( 2024-03-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毛诗涵
  
  法院判决是否执行到位,不仅关乎司法权威,关乎群众胜诉权益兑现,更关系基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人民法院紧紧依靠党委,部署开展执行终本案件出清专项行动,与全县18个乡镇(街道)联动攻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力求最大限度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动中,缙云法院结合各乡镇(街道)优势,探索构建“执行+人民调解”机制,“一把手”带头表率,乡两委包案,“班子+驻村干部+调解员+网格员”执行攻坚。
  缙云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林伟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我们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一线化解社会矛盾的积极作用,打造法院、乡镇、村社、人民调解多级多元联动调解体系,持续将党委领导优势转化为执行破难胜势,合力推进执行终本案件出清专项行动。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清3652件,其中10年以上积案占比20.43%。”
凝心聚力
  “多亏法院全程指导,我们这些‘民间力量’才有了发力的方向。”七里乡党委书记应建军在此次执行攻坚行动中感触颇深。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系列案件中,执行法官考虑到该案被执行人死亡、涉案金额较大、涉及人数较多,与七里乡两委提前分析研判,借助乡村两级干部人熟、地熟、社情熟的优势,依托“共享法庭”“综治网格”等现有资源,多方打听后找到了被执行人儿子王某某的联系方式与住所。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为增强说服力,执行法官会同乡党委书记和“正道讲和团”党支部书记一起前往其家中释法说理,又与30余名申请执行人一一沟通协商。最终全部申请执行人同意减免部分款项,由王某某一次性履行完毕,历时十余年的30件陈年旧案成功化解。
  在七里乡,“正道讲和团”党支部书记、高铁新城警务室主任和人大代表,分别担任调解指导员、业务指导员和社会参与员,形成了人民调解、社会治理、人民参与共同发力的三维度联动体系。
  在执行攻坚行动中,引入“正道讲和团”乡贤人民调解模式,共享400余名各领域乡贤人才名录,充分发挥乡贤人民调解讲和、说理、促调作用,组织行政村和14名金牌调解员“一对一”精准结对,为执行出清提供“全天候”调解服务,推动纠纷就地化解、柔性化解、高效化解。
标本兼治
  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缙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聚力实现“感受公正”,立足新建镇涉民生案件占比较大的实际情况,坚持“结一案,解一忧”,以正面引导的柔性方式鼓励被执行人从“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在乡政府的支持下,法院梳理出“确有困难案件名录”,帮助经济困难、态度积极的被执行人寻找工作岗位,增加收入来源,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被执行人,积极帮助申请、提高低保、伤残等补助,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被执行人陈某就是本次执行攻坚行动的“受益人”之一。一年前,陈某的丈夫因病去世,一家仅靠她打零工维系日常开销,原本分期还款的计划不得已中断。
  得知情况后,该村共享法庭庭务主任主动牵头,为陈某介绍了一份相对稳定靠谱的手工活,并帮助申请预支部分工资。在乡镇、村委会、法院的共同推动下,陈某提前还清了债务。“未来的日子又有盼头了!”拿到结案通知书的陈某说道。
  “如果没有‘共富工坊’,我这些债务不知要何时才能还清。”被执行人丁某某终于将他在法院的最后一个案子履行完毕。利用新建镇“共富工坊”的经济带动作用,缙云法院对照执行名单,筛选出履行意愿强、诚信履行记录好但生活困难的被执行人,以诚信为凭优先竞标“诚信摊位”,通过缓交免交租金,助力被执行人通过自创自收还清款项。开业以来,共有8名被执行人通过“共富工坊”创造营业额15.35万余元,成功化解积案9件。
模范引领
  “在我们村,大家都知道‘诚信奶奶’陈金英和‘信义少年’叶石云的事迹,近期,法院又报道了我们缙云退休教师李小春的诚信故事,触动了不少村民。现在已经有6人主动履行了执行款,累计26.82万元。”壶镇镇陇东村共享法庭庭务主任卢海波说起该村的案件执行情况时感慨道,“可以说‘诚信群像’已然变成村民的‘榜样群像’。”
  为传播诚信之光、鼓励主动履行,执行法官依托壶镇镇文化礼堂向村民宣传诚信故事,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共享法庭庭务主任、“正道讲和团”人民调解员通过宣传车广播、沿街逐户宣讲等形式,全方位进行典型报道。
  缙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延伸司法服务,充分挖掘和调动现有的人民调解力量,积极培育乡镇“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选派法官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送法下乡”提升基层干部法治素养;优选典型案例开展巡回审判,“以案释法”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观念。前路乡组织推选16名村委会委员、妇女代表担任调解助手,要求既能当好法律法规的“讲解员”,又能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努力带动村居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乡村新面貌。
  “破解执行难不再是法院一家的事,乡镇(街道)在矛盾纠纷的最前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协助法院解决了一批执行难案、积案,让‘纸上权利’变成‘真金白银’,同时帮助被执行人卸掉历史包袱,解除‘枷锁’,实现‘双赢’。”缙云法院执行局局长虞波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