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声音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全方位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 强化监管打造更优消费环境
· 图说世象
·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需要法治护航
· 郑铸刑鼎
· 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更有保障
· 义务植树可以有更多打开方式
· 疏堵结合整治医药广告乱象

义务植树可以有更多打开方式

( 2024-03-1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3月12日是植树节,很多市民都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同时,也有一些市民因为植树名额有限、时间不当或距离远等原因未能如愿。据媒体报道,市民杨平每年都会选择离家不远的植树点,带着铁锹、水桶,全家人齐上阵。但渐渐地,他发现离家近的植树点越来越少了。

  植树旨在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环境。参加义务植树是每个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直接参加义务植树是一种尽责方式,间接履行其实也是一种尽责方式。比如认养和保护古树名木;主动报告违反国土绿化法律法规行为;参加抚育管护劳动半个工作日等,尤其是节约用纸也等于植树。数据表明,每节约3000张纸,就相当于节约了一棵树。所以,如果说在生活中能够做到节约用纸、少用一次性筷子等,就可以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其意义不亚于植树造林,也倡导了节约资源、反对浪费的理念。当然,要破解城市居民义务植树“参与难”“找地难”等问题,也需要有关方面积极作为。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因势利导,在植树节前后,开辟义务植树的尽责活动点,策划一些团体植树活动,组织市民报名参与,以满足市民植树的愿望;另一方面,引导市民改变传统的植树观念,采用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等多种尽责形式,让履行义务植树的责任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刘予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