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杨傲多 □ 本报通讯员 尹晓鸿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延伸法院司法职能和保障职能,近年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人民法院以公正司法为根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建立“一企业一法官”工作机制,21名员额法官联系服务辖区72家重点企业,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司法办案深度融合,切实解决企业“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 安居区人民法院召开“一企业一法官”座谈会,精准掌握企业司法需求。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主动为企业梳理法律风险点、解答法律问题、协助合同审查。向企业赠送《写给企业家的50项法律风险提示公开信》,对企业在合同订立、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法律风险提示,帮助企业堵塞经营漏洞。 安居区人民法院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坚决肃清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暴力讨债以及插手企业经济纠纷的黑恶势力,从重惩处涉黑恶人员3人。严厉打击招投标、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等领域的贿赂渎职犯罪4件7人,有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从严从快打击盗窃、诈骗、侵占、挪用等侵犯企业财产的犯罪6件10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5万元。打击制假售假、冒用注册商标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3件4人,及时保护民营企业产权。 安居区人民法院在遂甘、遂潼产业园区设立法官工作站,为快速推进18个市、区重点项目扫除法律障碍。开通涉企诉讼“一站式”绿色通道,3日内立案率达100%,运用移动微法院、互联网庭审、电子送达平台,在线办理涉企诉讼742件。引入调解组织16个、调解员64名,构建“法院+商(协)会”“法院+工会+人社”等多元化解机制,高效化解合同、劳动争议等纠纷1790件。建立涉企信访工作机制,实行涉企涉诉信访问题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实体性答复。 安居区人民法院牢固树立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既为债权企业挽回损失,又尽量采取资产活封、设立担保、债权转股权等方式维持欠债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涉企案件专项执行活动,高效执结478件,为企业执行到位1.58亿元,盘活辖区企业闲置资产11处,助力企业履行债务885万元。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议价、询价等方式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为被执行企业节省评估费用63.5万元。精准适用信用修复激励机制,解除限制法定代表人高消费15人,保障被执行企业融资、招投标等权利。 通过创新建立“一企业一法官”工作机制,安居区人民法院为辖区72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为当地招商引资、转型发展、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
|
遂宁安居区法院建立“一企业一法官”工作机制
|
|
|
|
( 2024-01-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杨傲多 □ 本报通讯员 尹晓鸿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延伸法院司法职能和保障职能,近年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人民法院以公正司法为根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建立“一企业一法官”工作机制,21名员额法官联系服务辖区72家重点企业,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司法办案深度融合,切实解决企业“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 安居区人民法院召开“一企业一法官”座谈会,精准掌握企业司法需求。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主动为企业梳理法律风险点、解答法律问题、协助合同审查。向企业赠送《写给企业家的50项法律风险提示公开信》,对企业在合同订立、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法律风险提示,帮助企业堵塞经营漏洞。 安居区人民法院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坚决肃清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暴力讨债以及插手企业经济纠纷的黑恶势力,从重惩处涉黑恶人员3人。严厉打击招投标、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等领域的贿赂渎职犯罪4件7人,有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从严从快打击盗窃、诈骗、侵占、挪用等侵犯企业财产的犯罪6件10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5万元。打击制假售假、冒用注册商标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3件4人,及时保护民营企业产权。 安居区人民法院在遂甘、遂潼产业园区设立法官工作站,为快速推进18个市、区重点项目扫除法律障碍。开通涉企诉讼“一站式”绿色通道,3日内立案率达100%,运用移动微法院、互联网庭审、电子送达平台,在线办理涉企诉讼742件。引入调解组织16个、调解员64名,构建“法院+商(协)会”“法院+工会+人社”等多元化解机制,高效化解合同、劳动争议等纠纷1790件。建立涉企信访工作机制,实行涉企涉诉信访问题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实体性答复。 安居区人民法院牢固树立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既为债权企业挽回损失,又尽量采取资产活封、设立担保、债权转股权等方式维持欠债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涉企案件专项执行活动,高效执结478件,为企业执行到位1.58亿元,盘活辖区企业闲置资产11处,助力企业履行债务885万元。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议价、询价等方式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为被执行企业节省评估费用63.5万元。精准适用信用修复激励机制,解除限制法定代表人高消费15人,保障被执行企业融资、招投标等权利。 通过创新建立“一企业一法官”工作机制,安居区人民法院为辖区72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为当地招商引资、转型发展、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