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社会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筑牢文物“应保尽保”法治屏障
· 八桂奏响带动残疾人共同富裕强音
· 代画参赛涉嫌欺诈亟须整治
· 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相关法律规定
· 实现现场监管全面覆盖

打出暖心“组合拳”
八桂奏响带动残疾人共同富裕强音

( 2024-01-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社会
  残疾人工艺美术大师邓凤竹(右一)指导残疾学员进行石画创作。 蓝思慧 摄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见习记者  吴良艺
□ 本报实习生      蓝思慧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基地书画项目负责人张玲惠正在绘制一幅山水画。
  “因患小儿麻痹,无法久坐和久站,以前我不得不四处打零工,收入不稳定。2021年柳南区残联举办免费书画培训班,让我重拾了绘画梦想,画技不断进步,收入也逐渐提高,对生活更有信心了。”说起这些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改变,张玲惠喜不自禁。
  就业创业是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活动、成就自我理想与尊严的关键。近年来,广西持续加大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力度,通过为企业搭建平台、发展特色产业、探索互联网就业等方式,打好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组合拳”,奏响带动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八桂强音。
搭建政企合作共赢舞台
  “由于肢体残疾,我找工作前总有很多顾虑,但我很幸运,第一次应聘就成功入职广西双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柳化杰加入双英集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刚入职的时候,我是一名前台新人,12年来,公司为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现在我已经成为能够解决公司网络问题和电脑故障的IT专员。”
  在广西双英集团,像柳化杰一样通过就业改变命运的残疾人还有许多。记者了解到,双英集团在国内外14个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安置了800多名残疾员工,其中集团柳州地区分(子)公司安置残疾人300多名,占比达30%。
  这是广西搭建政企合作平台,给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为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广西残联落实落细残疾人就业优先政策,以推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为突破点,联合工信、国资委等部门举办广西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助残就业·桂在行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残疾人就业招聘会等系列招聘活动,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11场,为残疾人就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同时,广西残联不断优化残疾人就业服务,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走访1681家用人单位,拓展1180个适残岗位。
依托特色产业拓宽渠道
  隆冬时节,在桂林市惠仁公司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场,非遗桂林石画代表性传承人邓凤竹正指导残疾学员进行创作,随着镊子连续不断起落,一颗颗从漓江边随处都能捡到的漓江石,在画布上排列组合成为一件美轮美奂的文创艺术品——桂林石画。
  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邓凤竹靠桂林石画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点燃了他人的希望。2014年她与好友共同创建桂林惠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面向残疾人免费传授石画技艺,并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截至目前,机构共培训残疾人300多人,聘用了近20名残疾学员在工场上班。
  以各地特色产业为依托,因地制宜发挥就业助残基地、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拓宽就业创业渠道,这是广西残联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又一举措。
  “我把在湖南学习到的古老的妇女专用文字江永女书与黄金珠宝相结合,设计出来的这些作品大家很喜欢,我也特别有成就感。”站在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内的展品销售柜前,珠宝设计师覃焰虎用不太清晰的话语介绍着他设计的江永女书系列作品。
  近年来,贺州市平桂区抢抓深圳黄金珠宝加工企业外迁机遇,全力东融建设黄金珠宝产业园。平桂区残联顺应发展趋势,在产业园内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专班,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带岗”服务,不仅为残疾人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还带领符合用工条件的残疾人到企业面试并接受培训,岗位包括珠宝设计师、车间工人、包装工、文员等。
科技赋能助力“云端”逐梦
  近年来,互联网在推动时代进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更广阔舞台,带来更多机会。
  “想要尝试新品的可以在购物车下单,我身后就是真实的生产线……”近日,先天左脚短小的残疾人黎暖佳在柳州市鱼峰区螺霸王生产车间进行网络直播。
  “90后”的黎暖佳在得知要举办柳州市残疾人电商直播培训班时,踊跃报名参加。“网络就是我的一双翅膀,让我有了更多的可能。”如今,经过培训她成了一名真正的电商主播。
  同样在柳州市融安县大将镇董安村,肢体残疾的返乡青年曾凡俊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当地农户销售脆蜜金桔4万斤、滑皮金桔10多万斤,实现平均每户年增收1万元左右。
  视线转向桂林市灵川县残疾人事业园,一台台电脑正在不停运转,接线声此起彼伏。3年前,园区主动引进“集善扶贫健康行·互联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项目,为残疾人提供申通快递电商客服岗位。“在这里工作一个月工资可达7000元,互联网改变了我的生活。”超额完成400多单接线工作的业绩冠军熊军介绍。
  2023年,广西各级残联开展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实施“残疾人就业能力培训”和“残疾人订单式培训”等技能培训项目,全区累计新增城乡培训残疾人1.89万人次。同时,开展、参加各类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能,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