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华润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统筹推动妇幼保健机构进一步加强儿科建设
· 两部门工作组深入山西灾区指导低温雨雪冰冻救灾工作
· 图片新闻
· 武汉新洲初次信访总量下降三成
· 公司分立公告
· 法官鲍卫忠
· 常州钟楼打好“组合拳”高效化解信访矛盾
· 平阳怀溪镇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
· 无锡多措并举力促人民建议“落地开花”
· 毕节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荆州警方全面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 泰州姜堰检察助青年干警成长成才
· 鸡西恒山警方禁毒宣传进校园
· 昆山高新区部门联动高效解纷
· 东莞中堂镇开展禁毒防艾宣传

法官鲍卫忠

( 2023-12-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鲍卫忠(中)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农贸市场附近和案件当事人了解情况(2021年4月2日摄)。 新华社发
  □ 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严勇 王研

  鲍卫忠被推进急救室抢救时,群众找他的电话一直响着。可这次,他再也无法接听了。
  2021年10月21日,时任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的鲍卫忠突发疾病,倒在办公桌旁。10月23日,鲍卫忠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5岁。
  化解“钉子案”“骨头案”,满腔热情服务各族群众……24年如一日,鲍卫忠始终坚守在司法一线。
用耐心“磨案子”,用双脚“跑案子”
  鲍卫忠生前的办公室文件柜上贴满便利贴,上面写着金额、被执行人等内容,还有一些鲍卫忠自己才能看懂的标记。同事说,这是老鲍的“密码”,能打开通往群众的“门”。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2015年,鲍卫忠担任沧源县法院执行局局长。在边疆民族地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是硬仗,鲍卫忠就用耐心“磨案子”,用双脚“跑案子”。
  “干执行工作,就是人心换人心。”首次去被执行人家里,只要距离不远,鲍卫忠都不穿制服、不开警车。他认为,老百姓看到警车会议论,对被执行人影响不太好,容易让被执行人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开展工作。
  执行案件时,鲍卫忠总是一心为双方考虑。2020年,何某到沧源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强制崔某、欧某履行68.1万元的债务及利息,案件由鲍卫忠承办。无足额财产的两名被执行人找到鲍局长,希望跟何某协调用房屋抵债,但何某对此表示不同意。初次调解失败,鲍卫忠没有泄气,想方设法多次做双方的工作。2020年11月12日,何某同意调解,崔某和欧某对还款要求也没有异议,案件得以和解结案。
  “没有一万?那咱们就五百、一千地还怎样?”……一次次,鲍卫忠用笨办法和磨工夫,解决执行难问题。对生活真正陷入困境的申请执行人,他积极争取和办理司法救助,先后为61名特困申请人解除燃眉之急。发病前一刻,他还关心一起案件的司法救助金申请情况,在便利贴上写下“急!”,叮嘱执行干警跟进。
  就这样,换位思考、替人着想,鲍卫忠带着大伙“磨”掉650件积累多年的“钉子案”“骨头案”。他任执行局局长后,本人承办的802件执行案件,没发生过“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只要用心用情,就没有打不开的心结”
  “给当事人垫执行款了。”在妻子周红追问下,鲍卫忠道出了还房贷的一万元钱去向。原来,被执行人扎某手头紧,申请执行人急需钱,鲍卫忠就垫付了尾款。同事说,用心办案、用情解难的鲍卫忠,替人垫钱不奇怪。
  他承办过一起傣族寨子和佤族村民艾嘎之间的土地纠纷案,首次上门,吃了闭门羹;第二次去,纠纷双方情绪激动,眼看要打起来。鲍卫忠马上站出来,用“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的族训质问双方。到了佤族“新米节”,鲍卫忠带上水酒、新米、稻穗到艾嘎家送祝福。最终,艾嘎的心结打开,历时8年的纠纷随之化解。
  在办案中,鲍卫忠坚持做到让每一位当事人感受司法的温度。
  一次,陈某因工程材料款没还清被起诉到法院,执行期限临近未交付案款,鲍卫忠便到陈某家了解情况。陈某以“今天是老人祭日,按习俗钱财不能外送”为由,让改日再来,鲍卫忠一口答应。同事认为这是借口,鲍卫忠说,严格执法的同时,也要尊重民俗习惯。第二天,陈某如数结清案款。
  当地一商务公司负责人的案子标的额5万元,从申请执行起,一直是鲍卫忠联系他。这位负责人说,自己没催问过,鲍局长一直把事情挂在心上。“就凭这样的态度,即使拿不到钱,自己也很感激。”
  “结案不是最终目的,要为当事人解决困难。只要用心用情,就没有打不开的心结。”鲍卫忠说。
成为“对人民有利的人”
  多年来,不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强边固防,对于组织上的任何工作安排,他的第一回应是“什么时候走?”
  节假日是他的工作日,田间地头、村村寨寨是他的办公室……他曾对同事说,自己时常睡不着,有时就连做梦也在执行案子。
  “除了案件账,鲍局长还有本人民账,只要事情没有处理清楚,矛盾没化解,就都记在这本账里,他为此奔波劳累。”一位律师说,有些案子兑现了还不算完,鲍局长会一直跟到矛盾化解了才算心安。
  对于自己的小家,鲍卫忠坦言自己不称职。在妻子周红印象里,鲍卫忠工作很忙,甚至领结婚证那天都迟到。有一次,同事在幼儿园门口,见到鲍卫忠家的孩子踮着脚在校门口张望,等着爸爸来接。好一会儿,鲍卫忠才小跑过来,鞋和裤腿上全是泥,手上还提着文件袋。“今天爸爸来晚了。”他一边解释,一边从手提袋里掏出两个竹蜻蜓。
  这些年,鲍卫忠缺席了太多家庭的团聚、孩子们的成长,而唯一没有缺席的,是他胸前法徽所赋予的沉甸甸的使命。
  “要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人,一个对人民有利的人,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人物一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鲍卫忠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他用生命,实现了誓言。

以民为本 大爱至简

□ 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王研

  没有光彩四射的绚烂时刻,没有轰轰烈烈的精彩瞬间,有的只是勤恳奉献的普通日常。鲍卫忠坚守在司法一线,奋斗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最前沿,他把对党的忠诚之情、对人民的爱护之情和对法律的敬仰之情,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件事,并为之献出了青春和生命。
  走近鲍卫忠,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他丰沛的情感——饱含真情,不虚、不私、不妄。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仍挂念着当事人的司法救助金申请,司法为民,早已厚植在他的灵魂深处。他尊重民族感情、珍视民族团结,“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等少数民族优秀传统,在他的办案调解中得到发扬。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鲍卫忠融入血脉的信念。再小的案件在他眼里都是大事,他总能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说服人、打动人。他从不把结案当作唯一目的,而是把解决当事人的愁事和难事作为目标,并不惜为此奔波劳累。面对困难他敢于担当,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在乎的是决不能侵害群众权益、损害法律权威。
  鲍卫忠事迹体现出一名基层法官的平凡与坚守、忠诚与担当、大爱与无私。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人们在新时代征程上展现出时代精神、时代正气、时代风采,凝聚成昂扬奋进的磅礴力量。
新华社昆明12月17日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