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编者按
· 用好法律武器向电诈犯罪说“不”
· 构建全社会反诈工作格局
· 以法为盾共建反诈“防火墙”
· 持续发力筑牢反诈“安全网”
· 加强法治宣传守牢群众“钱袋子”

加强法治宣传守牢群众“钱袋子”

( 2023-12-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石振田

  作为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新村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及时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让社区和谐稳定,让群众安居乐业,正是我的职责使命。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如何守住群众“钱袋子”?怀柔区司法局从去年底开始,持续对全区的“法律明白人”开展有关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开展普法工作、帮助群众筑牢反诈防线的能力。我作为“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员,在社区入户开展宣传,同时邀请群众参与反诈类法治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反诈技巧,收到了良好效果。
  去年9月,社区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居民张某接到一条短信通知后,轻信对方是某机关工作人员,并按照对方指示完成了相关“指令”,最后发现自己银行账户里的钱被悉数转走。短短几分钟,全家多年来的积蓄就被洗劫一空。张某顿时情绪崩溃,家里人怕他想不开,请社区干部上门做思想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张某现在已经回归了正常生活。
  身边人有这样的遭遇,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作为“法律明白人”,我积极行动起来,带头学习法律、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知识,让社区群众多一份踏实与安全。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成为我开展工作的有力抓手。我广泛搜集与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有关的知识和案例,在党员大会上先组织党员进行学习,再由党员向自己的家人、邻居进行宣传。我还邀请辖区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走进社区,向老年人讲解常见诈骗手段,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
  此外,我们定期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推送反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在春节、开学季、“双十一”等时间节点加强提示,提醒居民注意个人财产安全。针对部分居民被骗后不好意思报警的情况,我和社区干部一同上门引导居民及时报警,让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规定,任何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互联网账号。”除了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我认为也要提醒群众不要成为违法犯罪者的帮凶。
  一年来,通过我和社区干部的努力,社区居民防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有了明显增强。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努力为社区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法律明白人”,本报记者徐伟伦 整理)

   
相关文章: